[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油漆清洗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6540.9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裘友玖;顾一笑;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C09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环保型油漆 螯合剂 复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去除重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甲基丙烯酸 聚丙烯酰胺 清洗剂技术 磺胺 石蜡 析出 表面涂料 处理基材 环氧乙烷 甲醛制备 氢氧化钠 渗透能力 乙二醇醚 乙基纤维 油漆结构 洗涤剂 苯酚 油漆 复合 皮肤 保存 刺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油漆清洗剂,属于清洗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螯合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使用能改善其对皮肤有刺激的问题;使用聚丙烯酰胺、磺胺、甲醛制备的螯合剂,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去除重金属离子,破坏油漆结构使其开裂、脱落。利用苯酚与环氧乙烷、氢氧化钠、甲基丙烯酸反应制得复合乙二醇醚,提高了清洗剂的渗透能力,对洗涤剂中的乙基纤维素有极好的溶解性,处理基材表面涂料所需时间短;其中加入的石蜡能减缓其他组分的析出,提高了清洗剂的保存能力。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油漆清洗剂脱漆效果差、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油漆清洗剂。
背景技术
有机涂层赋予了工程塑料零件各种美观的色彩,但是困扰回收行业的是该涂层的去除,只有将涂层去除之后,其应用价值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由此,研制用于去除工程表面涂层的清洗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油漆广告随处可见。但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日晒,油漆广告画面就会逐渐出现斑驳、损坏现象,既影响宣传效果又影响市容。若用油漆覆盖的方法,则效果较差;若用人工刮除的办法修复,则劳动强度大,被刮下的粉尘随风飞扬,污染环境,影响工人健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寻找更好的办法。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油漆清洗剂一般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用,有机清洗剂一般由醇类、芳烃、酮类和醚类等溶剂组合而成,挥发性较高而且易燃易爆且毒性较大,而无机多以酸碱为主,腐蚀性强、清洗速度慢且效果不好,而目前最常用的是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其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生产成本低、性能好而且无毒而被广泛应用。市面上的清洗剂主要是用于金属表面涂层的褪除,这类清洗剂按照极性相似相溶原则、溶剂化原则、溶解参数原则进行设计,一般选用苯、烃、酮类作为主剂,特别是以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为主剂的烃类效果极佳。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有如下两方面:一是不适用于工程塑料基材,因为其主剂对工程塑料的溶胀和溶解能力很强,例如工程塑料在二氯甲烷清洗剂中很快会溶解;二是这类主剂具有较强的毒性,例如欧盟已经明文禁止使用二氯甲烷清洗剂。目前也有少量的用于塑料基材表面涂层的清洗剂,主要是有机溶剂型和乳液型两类。这些清洗剂多为纯有机溶剂,水溶性的配方少,成本高,易挥发,并且脱漆时需要加热,一般在60℃以上进行处理,无法满足常温脱漆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油漆清洗剂脱漆效果差、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油漆清洗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油漆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25~40份、二乙二醇丁醚15~20份、三乙醇胺5~10份、洗涤剂10~15份、去离子水10~25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螯合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照重量比6~12:3~8:5~10复配而成。
所述洗涤剂为复合乙二醇醚、乙基纤维素、石蜡按重量比2~4:1~3:2~6调制。
所述螯合剂制备方法为:取聚丙烯酰胺溶液,恒温水浴,加入聚丙烯酰胺溶液体积6~10%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调节温度后加入磺胺、甲醛,其重量分别为聚丙烯酰胺溶液的3~4%与2~3%,反应后得到产物螯合剂。
所述复合乙二醇醚制备方法为:按重量比1~1.5:0.9~1.6取环氧乙烷、苯酚,加热搅拌,加入苯酚重量10%的氢氧化钠、苯酚重量8~9%甲基丙烯酸,震荡,冷却后得复合乙二醇醚。
所述石蜡为氯化石蜡。
所述螯合剂制备方法中,第一步恒温水浴温度为80℃,第二步调节温度为60℃。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