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线控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19517.7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宗长富;陈国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B60L15/20;B60L15/32 |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美洋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跟踪 电动汽车 预测 车体运动 车辆状态模型 动力学稳定性 动力学模型 行驶安全性 分配模块 模块实现 目标函数 期望运动 优化问题 在线调解 鲁棒性 轮胎力 内系统 实时性 期望 求解 滚动 输出 跟踪 | ||
1.一种全线控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跟踪参考路径期望值;
步骤二、建立车辆状态预测模型与全线控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
步骤三、计算当前时刻动力学稳定性指标值Qstbd(k),结合预测域长度对车辆跟踪精度及车辆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线调整当前时刻预测域长度;
步骤四、预测路径跟踪模块未来系统输出,建立路径跟踪优化目标函数,实时获得跟踪参考路径的前轮转角,并获得用于跟踪给定参考路径期望值的期望车体运动;
步骤五、结合全线控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约束,实现路径跟踪期望车体运动;
在所述步骤二中,建立所述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包括:
建立非线性三自由度车辆状态预测模型:
式中,X与Y分别为大地坐标下车辆纵向位移与侧向位移,Vx与Vy分别为车辆纵向车速与侧向车速,Clf与Clr分别为前轮与后轮纵偏刚度,Ccf与Ccr分别为广义动力学的前轮和后轮的等效侧偏刚度,Caf与Car为单轨模型的单轨模型前轮等效侧偏刚度,m为车体质量,ψ为车辆横摆角,lf与lr分别表示车辆前轴、后轴至车辆质心距离,sf和sr分别为前轮和后轮纵向滑移率,Iz为车体转动惯量,δf为前轮转角,u为控制输出,x为车辆状态向量,At、Bt为系统状态转移矩阵,Ct为系统输出矩阵,为车辆侧向车速导数,为车辆纵向车速导数,为车辆横摆角导数,为车辆横摆角二阶导数,为地坐标下车辆侧向位移导数,为地坐标下车辆纵向位移导数;
将非线性车辆状态预测模型线性化得到线性连续模型,选择车辆状态选择前轮转角δf作为控制输出u,选择期望跟踪状态作为系统输出y=[ψ,Y]T,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控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建立所述全线控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包括:
建立三自由度全线控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
式中,ax为与ay分别为车辆纵向、侧向加速度,Mz为车辆横摆力矩,Xw_ij与Yw_ij分别表示车辆四轮纵向、侧向轮胎力,Xw_rf、Xw_rr、Xw_lf、Xw_lr分别为车辆右前、右后、左前和左后纵向轮胎力,Yw_rf、Yw_rr、Yw_lf、Yw_lr分别为车辆右前、右后、左前和左后侧向轮胎力,Fy为车体侧向总力,tf为车辆前轴轮距,tr为车辆后轴轮距,CD为空气阻力系数,Af为车身迎风面积,ρ0为空气密度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5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