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的电力地下管网匹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93966.9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财;翁伟;朱顺痣;钟瑛;马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小二乘法 建模 电力 地下 管网 匹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的电力地下管网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插值点方法,对原始管线和普查管线分别进行插值处理;
步骤2,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对经插值处理后的原始管线以及普查管线进行特征向量提取;
步骤3,对提取的特征集合分别进行过滤,去除拐角特征向量;
所述步骤3的具体内容是:
步骤3a,设定电力管线的特征向量集合F,阈值上限夹角βupper及阈值下限夹角βlower;
步骤3b,从特征向量集合F中依次取出三个相邻的特征向量FA、FB、FC,计算FA、FB、FC两两之间的角度差值,将这些角度差值与阈值上、下限夹角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特性向量集合F中,是否有容易误判的拐角特征向量;
步骤4,分别对原始管线和普查管线的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原始管线特征值和普查管线特征值作差,如果特征值差在阈值范围内,则保留原始管线的拓扑属性数据,使用普查管线的坐标代替原始坐标数据;如果不在阈值范围内,则为存疑管线,不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的电力地下管网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的具体过程是:
步骤a,针对原始管线C和普查管线T,设定拟合点数NF,统一C和T的计算方向;
步骤b,分别判断管线坐标点是否大于拟合点数NF,如果大于则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取NF个点对应的特征向量值;如果不大于则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相邻点之间的特征向量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建模的电力地下管网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b中,判断特征向量集合F中是否有容易误判的拐角特征向量的方法是:若两端特征向量FA、FC的夹角大于阈值上限夹角,而中间特征向量FB与两个特征向量FA、FC的夹角都大于阈值下限夹角,则判定中间特征向量FB属于大拐角的过渡特征向量,将其剔除,否则不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9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