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原料动态平衡中制备叔丁胺的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83248.3 申请日: 2018-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8610260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8
发明(设计)人: 周新锐;冯烈;孔洋;陈云斌;王兆国;刘尚文;李杰;李东;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09/16 分类号: C07C209/16;C07C211/07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李银姬;李馨
地址: 3116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原料 动态平衡 制备 叔丁胺 工艺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原料动态平衡中制备叔丁胺的新工艺,将叔丁醇和氨在催化剂存在下催化胺化反应制得叔丁胺,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硅铝酸盐催化剂,所述催化胺化反应在异丁烯与叔丁醇动态平衡的存在下进行。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硅铝酸盐催化剂,以及通过在反应中通入异丁烯作为循环物质,提高反应效率,其中叔丁醇的单程转化率为60~99%,叔丁胺收率为4~35%,由原料生成的异丁烯通过该体系或者成熟的叔丁醇水合工艺,可使叔丁胺选择性接近100%,同时相比于其他生产工艺,反应时间短,原料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以叔丁醇为原料,异丁烯为载气,在叔丁醇和异丁烯动态平衡反应中进行胺化的新工艺。动态平衡有利于活泼原料浓度保持平稳,不活泼的原料不断向两个方向发展:向活泼原料转化和自身胺化,因而极大提高了胺化选择性和收率。采用硅铝酸催化剂,没有复杂、昂贵的改性制备过程,反应收率的极大提高仅依赖于原料动态平衡的设计。设计的工艺过程在确定的、相对温和的催化条件下,获得了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叔丁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型工艺过程要求。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叔丁胺广泛应用于橡胶促成剂的合成,医药,农药等领域。化学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持续研究此课题,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特殊性,在催化剂的选择、收率和选择性的提高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随着叔丁胺市场需求的增加,其合成路线得到了人们的不断探索。

Organic Syntheses报道了叔丁醇和尿素缩合反应可制得叔丁脲,叔丁脲碱解后得到叔丁胺(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ive Volume 3.tert-butylamine,149-156),该类方法原料廉价、条件温和、设备投入少,工艺启动灵活,非常适合叔丁胺类精化产品的生产,然而在此类技术前期发表文献与专利中,普遍采用大量浓硫酸为催化剂和溶剂,严重腐蚀设备。这些反应中需要的浓硫酸需要通过酸碱中和处理,以获得的产品叔丁脲,此过程极剧放热,并伴随大量副产物生成。因此,浓硫酸降低了该工艺的整体优势。ZL2012104254568.7专利中采用替代硫酸的固体酸为催化剂,但催化剂的处理产生大量的废水。其它专利文献中叔丁胺的合成方法或采用浓硫酸催化(CN200510044322.7),对设备腐蚀性大;或采用HCN为原料(CN200710016829.0),毒性大,生产成本高,对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对于叔丁胺合成研究更多的是采用烯烃进行催化氨化,因为该反应原子利用率100%,但因为NH3和烯烃都是富电子的亲核试剂,相互排斥,二者的加成非常困难;动力学和热力学有利条件相驳等,反应需要非常苛刻的反应条件。即使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率依然很低(Ma H.等,Petrochemical Technology(Chinese),2005,34(8):766-769)。

采用烯烃为原料的研究和改进持续不断。美国TexacoChemical公司(EP0587424)使用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制备叔丁胺,异丁烯的转化率可达14%,叔丁胺的选择性大于99%。Michel Deeba等(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88,53(19):4594-4596)对异丁烯胺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催化剂选择Re-Y沸石,在反应温度为220-300℃,反应压力为5.2MPa,进料氨烯比为1:1的条件下合成叔丁胺,异丁烯转化率约为8%。金杏妹等(石油化工,2006,35(8):720-724)以抽余丁二稀后的混合碳四气体为原料,以含2%Ce、Si/Al比50-70的ZSM-5作为催化剂,胺化反应温度为200℃,氨烯摩尔比1.25:1,异丁稀空速为295h-1,反应压力为0.09Mpa单程叔丁胺得率达到1.4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