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79427.X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席伟;姜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来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33;H04W64/00;G01S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标签 人员定位系统 电路板 定位服务器 定位算法 定位引擎 收发芯片 单片机 母座 天线 室内 运动传感芯片 串口服务器 电池模块 定位基站 二维定位 数据中心 外接电源 外壳内部 组选择 机柜 | ||
1.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包括标签(1)、基站(2)和定位引擎(3),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1)包括外壳(4),所述外壳(4)内部设有电池模块(5)、第一电路板(6)、第一天线、第一UWB收发芯片(7)、第一单片机、第一USB连接母座(8)和运动传感芯片(9),所述基站(2)上设有第二天线、第二电路板(10)、外接电源口(15)、RJ45网口(11)、第二USB连接母座(14)、第二UWB收发芯片(12)、第二单片机和串口服务器(13),所述定位引擎(3)包括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上安装有定位算法软件,所述定位服务器连接端设有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室内以及隔断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由白色塑料制成,所述电池模块(5)、第一天线、第一UWB收发芯片(7)、第一单片机、第一USB连接母座(8)和运动传感芯片(9)均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板(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外接电源口(15)、RJ45网口(11)、第二USB连接母座(14)、第二UWB收发芯片(12)、第二单片机和串口服务器(13)均通过导线与第二电路板(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通过串口服务器(13)与有线局域网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13)通过有线局域网与定位服务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算法软件包括分组定位算法、滤波算法、标签位置计算算法和位置矫正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室内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上电后,基站(2)处于接收模式,等待标签(1)进入定位范围;
2)当携带标签(1)的人员处于静止状态时,标签(1)上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一UWB收发芯片(7)处于低功耗睡眠模式,人员有活动后,运动传感芯片(9)产生中断,第一单片机恢复运行,启动第一UWB收发芯片(7);
3)标签(1)向基站(2)发送UWB报文,记录发送时刻T_tag_tx;
4)基站(2)收到标签(1)的UWB报文,记录接收时刻T_tag_rx;
5)基站(2)向标签(1)发送UWB报文,记录发送时刻T_anc_tx;
6)标签(1)收到基站(2)的UWB报文,记录接收时刻T_anc_rx;
7)标签(1)最后将自己记录的T_tag_tx和T_anc_rx返回给基站(2);
8)基站(2)使用下列公式计算标签(1)与自己的距离:
ToF=((T_anc_rx-T_tag_tx)-(T_anc_tx-T_tag_rx))/2
距离=光速×ToF
9)基站(2)通过RJ45网口(11)向定位服务器发送测距数据;
10)重复上述过程,定位服务器得到标签(1)与多个基站(2)之间的直线距离;
11)定位服务接收标签(1)和基站(2)的TAG_BLINK消息,通过滤波算法获取标签(1)与所有基站(2)的信号强度,定时获取通道中基站(2)组信号强度之和最大的基站(2)组,再选信号最强的基站(2)的相邻最大信号强度的基站(2),然后向这三个基站(2)发送SET_RANG_ANCHOR消息,实现多基站(2)、多标签(1)的定位分组算法;
12)定位服务接收标签(1)基站(2)距离信息,并执行滤波函数,此时获取了三个基站(2)与一个标签(1)的距离信息,然后对比标签(1)到三基站(2)对应两线段端点的角度,判断标签(1)所在基站(2)通道;
13)此时使用标签位置计算算法,根据点映射到线段的位置来计算出标签(1)的位置;
14)由于设备误差的存在,根据位置矫正算法,需对计算后的位置信息再进行矫正处理,避免运动跳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来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来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4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