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75426.8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超;李文康;孙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梅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二氧化锡 制备 锂离子电池材料 石墨烯粉体 多孔材料 复合浆料 粉体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多孔复合材料 电导率 充放电过程 聚苯胺粉末 水热法合成 充分混合 多孔结构 聚丙烯腈 体积变化 循环性能 原料混合 电极 分散剂 消泡剂 粘稠状 缓冲 溶剂 高纯 球磨 碳化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纯度大于97%,比表面积为600-1700m2/g。
2.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纯的石墨烯粉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分散剂和溶剂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后,通过机械方法分散均匀,得到粘稠状的石墨烯浆液;
(2)将一定量的聚丙烯腈(PAN)或聚苯胺粉末加入到步骤(1)中的石墨烯浆液中,利用球磨的方法使得加入的聚丙烯腈或聚苯胺与石墨烯粉体充分混合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浆料在50-90度条件下用鼓风干燥箱干燥成固体,将干燥后的固体放置于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的烘箱中于700-800度条件下加热碳化得到石墨烯多孔材料;
(4)将步骤(3)得到的石墨烯多孔材料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加入水溶液,于球磨机中碾碎分散成均匀粘稠物,低温干燥为粉体保存;
(5)将步骤(4)中的石墨烯多孔材料粉体与一定质量比例的SnCl4水溶液混合,通过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收集该粉体材料低温干燥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由以下多组分的原料制备:高纯的石墨烯粉体 0.2-4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1-0.6份,分散剂0.01-0.1份,消泡剂0.001-0.005份,溶剂50-60份;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磺酸盐、硫酸酯盐和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可以为壳聚糖、聚乙烯醇、水溶性纤维素、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浆料的混合分散方法可以为高速剪切机、乳化机、粉碎机、球磨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添加的聚丙烯腈(PAN)或聚苯胺粉末与石墨烯复合浆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形成的混合物分散方法为高速球磨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复合浆料的碳化步骤分为两个流程,先在50-90度条件下用鼓风干燥箱干燥成固体后,再于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的烘箱中于700-800度条件下加热碳化,其中惰性气体可谓氮气或氩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石墨烯多孔材料的保存条件为在湿法条件下球磨分散后,低温干燥除水后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二氧化锡/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采用的是水热法,SnCl4与石墨烯多孔材料粉体的质量分数比值为1-10:50,产物以粉体低温干燥后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梅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梅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4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