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8453.1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观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调节系统 温度智能 空调控制模块 模数转换模块 输出温度控制 温度变化趋势 温度调节模块 温度传感器 记录模块 数字信号 温度数据 温度信号 智能调节 智能控制 时间线 采集 空调 转换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通过安装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信号,并经过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趋势记录模块按时间线进行记录,判断温度变化的趋势,设置温度调节模块根据室内当前温度数据和温度变化趋势,输出温度控制信号,经过空调控制模块对空调进行智能控制,保持室内温度始终处于18‑22度的范围内,实现了对室内温度的智能调节,方便实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具体是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多种多样,如空调、风扇、暖气等。四季温度不同,一般来说,人们在夏天会较多地使用如风扇等调温设备,在冬季会采用如暖气等调温设备。而空调兼具制冷和制热的功能,因而冬夏皆宜。但对于温差较大的秋、春季节,现有的调温设备往往难以被较佳地运用于室内温度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实现了对室内温度的智能调节,方便实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趋势记录模块、温度调节模块以及空调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内,用于采集室内的温度信号,并实时上传到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输出趋势记录模块;
所述趋势记录模块,对经过模数转换的温度信号按时间线进行记录,同时,判断温度变化的趋势,供温度调节模块调用;
所述温度调节模块,根据趋势记录模块记录的温度数据,若室内温度低于5度,则输出空调制暖信号;若室内温度高于35度,则输出空调制冷信号;若室内温度处于5-18度之间并且呈现下降趋势,则输出空调制暖信号;若室内温度处于22-35度之间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则输出空调制冷信号;若室内温度处于18-22度之间,则输出关闭空调的信号;
所述空调控制模块,连接安装在室内的空调,当接收到温度调节模块输出的空调制暖信号时,控制空调打开并选择制暖模式;当接收到温度调节模块输出的空调制冷信号时,控制空调打开并选择制冷模式;当接收到温度调节模块输出的关闭空调信号时,控制空调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通过安装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信号,并经过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趋势记录模块按时间线进行记录,判断温度变化的趋势,设置温度调节模块根据室内当前温度数据和温度变化趋势,输出温度控制信号,经过空调控制模块对空调进行智能控制,保持室内温度始终处于18-22度的范围内,实现了对室内温度的智能调节,方便实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智能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趋势记录模块、温度调节模块以及空调控制模块。
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内,用于采集室内的温度信号,并实时上传到模数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观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观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8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