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7158.4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凤英;赵玉莹;韩雪;雷宇宸;任宇涵;卢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33/21 | 分类号: | A23L33/21;A23L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米糠膳食纤维 纳米粉 制备 米糠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可溶性膳食纤维 阳离子交换能力 高压均质处理 血清胆固醇 营养强化剂 肠道功能 复合酶解 高压均质 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颜色均匀 持油力 粗糙感 大肠癌 纳米级 膨胀力 食用性 脱脂 构建 酶解 灭酶 水力 洗涤 预防 | ||
一种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米糠经脱脂、酶解、灭酶、洗涤、离心、干燥、粉碎、筛分及高压均质处理后即可得到纳米级米糠膳食纤维粉。本发明采用复合酶解技术和高压均质技术,改变了米糠的化学结构,改善了米糠的理化性质,提高了米糠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构建一种持水力3.947g/g以上,持油力3.695g/g以上,膨胀力2.658ml/g以上,阳离子交换能力0.2220mmol/g以上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抑制血清胆固醇上升和预防大肠癌等多种生理功能的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颜色均匀呈米白色,组织细腻,粗糙感低,食用性强,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加入到面制品中,提高米糠膳食纤维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一种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复合酶解技术和高压均质技术,最终获得无异味、组织细腻,有光泽的米糠膳食纤维纳米粉。经本发明加工处理后的米糠膳食纤维颜色均匀呈米白色,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持水力、持油力显著增强,可作为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剂添加入面粉中增加面制品的营养价值。本发明可为米糠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背景技术
米糠是稻谷加工中的副产物,其年产量在1200万吨左右。米糠是由稻谷的果皮层、种皮、珠心层和糊粉层等组成的混合物,约占稻谷总重量的10%。米糠中含有10%~20%的蛋白质,10%~25%的脂肪,10%~13%的粗纤维和8%~12%的灰分。目前,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我国对米糠资源的开发利用多集中于油脂提取、饲料加工等领域。
米糠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保健食品资源。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肠道功能、抑制血清胆固醇上升和预防大肠癌等多种生理功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年人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20~35g/d,而我国人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13g/d,摄入量严重不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对膳食纤维的摄取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一般来说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强的生理功能,而米糠中膳食纤维大部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如何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也成为米糠膳食纤维开发的重点研究内容。
本发明采用α-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通过酶解条件的调控对脱脂米糠进行酶解处理,提高米糠膳食纤维的纯度。其后,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利用高压均质机的增压作用迫使物料受到高速剪切、高频震荡、空穴现象和对流撞击等机械力作用,促使米糠膳食纤维内部发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及结构性质改变,最终形成口感细腻、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纳米级米糠膳食纤维粉。例如,专利“一种脱脂米糠的综合利用方法”(公开号:CN103450256A,公开日:2013.12.18)对米糠中植酸钙、结晶葡萄糖、米糠蛋白多肽和米糠纤维进行了提取分离以提高脱脂米糠的应用价值。其中,米糠纤维的提取过程为米糠蛋白提取后的滤饼经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酶解所得沉淀物经热风干燥即为米糠纤维。米糠纤维提取工艺未涉及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酶解技术和高压均质技术,获得米糠纤维制品不具备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于食品中的的口感和食用性。例如,专利“纳米膳食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号:101167573A,公开日:2008.04.30)以麦麸或麦芽或米糠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水解、浓缩、喷雾或冻干步骤制成纳米膳食纤维。其加工步骤中生物酶法水解仅利用中性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酶解处理而未涉及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处理技术。此外,本专利中使用的高压均质机又被称为“高压流体纳米匀质机”其利用高速剪切、高频震荡、对流撞击等机械作用实现纳米级物料的粉碎同时实现膳食纤维的改性,使其成为色泽米白、组织细腻、无异味的可添加于面粉制品中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剂制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