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16927.9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苗;叶肖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新苗 |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6/8969;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舒畅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颗粒 制备 工艺 及其 得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涉及中药颗粒剂制备技术领域。该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抽提液,将抽提液经高速离心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本发明颗粒剂制备工艺将高速分离纯化方法和干法制粒方式结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富集中药有效成分,降低有效成分流失率,减少辅料的使用量,缩减生产成本。本发明颗粒剂制备工艺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颗粒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医临床治疗用药方式是中药汤剂,但中药汤剂存在味道苦涩、煎煮过程繁琐耗时和运输保存不便等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中药颗粒剂,颗粒剂能有效解决汤剂存在的各种缺点。目前中药颗粒剂一般的制造流程为“选料—去杂—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制粒是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浓缩是纯化分离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富集中药有效成分,对中药颗粒制剂的制造非常重要,可以保证中药颗粒剂的质量。水提醇沉法是最为普遍的纯化分离工艺,但在此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很容易因为使用的乙醇而受到相应的损失,从而对药物的正常疗效造成影响,而且大量使用乙醇也增加了工艺成本。
传统的制粒方法是湿法制粒,其中湿法制粒通常是在中药浸膏中加入辅料,但制粒过程中,中药浸膏往往为粘稠状,不易与辅料混合均匀,所以制粒时会加入乙醇稀释中药浸膏,使其更好地与辅料混合。但乙醇使用增加了工艺生产成本,而且辅料使用量常难以准确掌控而造成颗粒剂一次成型率低、颗粒剂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湿法制粒中,原料和辅料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水和高热,在接触的过程中使用的赋型剂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都可能影响颗粒剂产品的性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高速分离纯化方法和干法制粒结合使用,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此外制备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颗粒剂,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
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高速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包括:
分离转速为8000-14000rpm/min,优选为10000-12000rpm/min,进一步优选为10000rpm/min;
优选地,高速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浓缩液密度为1.2-1.4kg/L,优选为1.3-1.4kg/L,进一步优选为1.3kg/L。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包括:
制粒压力为3-4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00-4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4-18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35-45目;
优选制粒压力为3-3.5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20-3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6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4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新苗,未经叶新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6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