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97774.8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战强;马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球形 机器人 | ||
1.一种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外框、机架、连接装置、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
所述球形外框为机器人整体起到支撑作用,并辅助完成机器人在地面上的运动,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球形外框固连,位置与所述球形外框的水平直径重合,所述动力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球形外框内部;
所述球形外框组件包括导轨环一、导轨环二和连接环,导轨环一和导轨环二直径相等且平行布置,连接环位于导轨环一、导轨环二的内侧,它所在平面经过导轨环一、导轨环二的圆心连线,与导轨环一、导轨环二均垂直,连接环与导轨环一、导轨环二有四处交点,且在交点处焊接固连;
所述机架包括机臂一、基板和机臂二,为内部组件提供安装位置,机臂一和机臂二关于基板对称分布,分别与基板固连,机臂一、基板和机臂二安装在所述球形外框内部,其质心共线且与所述球形外框的水平直径重合;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侧板、侧板固定板和侧板横轴,侧板固定板位于连接环的外侧,其法线与连接环的水平直径重合,侧板与侧板固定板平行,紧贴于连接环的内侧,侧板与侧板固定板固连并紧固在连接环上,侧板横轴与侧板带有的轴承内孔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连接环上的两组连接装置对称安装,分别将所述机架的两端与所述球形外框固连;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子调速器、电机、螺旋桨、螺旋桨夹、舵机和舵机架,螺旋桨夹固定螺旋桨于电机轴上,由电机带动螺旋桨同步转动,电机安装在舵机架上,由舵机带动舵机架以及其上安装的电机、螺旋桨同步转动,电子调速器与电机连接,控制电机的转动,两组动力系统对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两侧,形成横列双旋翼布局;所述螺旋桨包括螺旋桨正和螺旋桨反;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惯性测量单元、通信模块、控制程序、手控器,主控板、惯性测量单元;通信模块安装在基板上,控制程序在主控板上运行,手控器具有交互界面,主控板分别与惯性测量单元、通信模块连接,惯性测量单元测量机器人的位姿信息,传输给主控板,主控板通过通信模块与手控器通信,主控板与舵机、电子调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发送控制指令,手控器可以进行系统设置和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池和开关,电池为电子调速器直接供电,电子调速器自带的电路通过转接板为主控板和舵机供电,使用一个总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外框由两个导轨环和两个连接环正交固连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外框由多条经线环和多条纬线环交织固连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外框由两条圆环带正交固连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外框由两个圆形导轨环和一个多边形连接环正交固连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中的螺旋桨为涵道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中的螺旋桨为变距螺旋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77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形陆空两栖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串翼飞行汽车的六旋翼布置结构及飞行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