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4091.7 | 申请日: | 201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洋;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洋 |
| 主分类号: | F24T10/15 | 分类号: | F24T10/15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地热井 上套管 下套管 连接套管 固定架 取热 地热资源 井装置 肋板 地下水 安装方便 地下热量 热效率 保温管 出水管 进水管 盖板 灌入 套管 地壳 抽取 组装 加工 运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包括地热井、上套管、连接套管、下套管、换热管固定架、换热管、肋板、进水管、出水管、保温管和盖板,所述上套管安装在地热井内,所述下套管安装在地热井内,若干个所述连接套管安装在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所述换热管固定架通过两个所述肋板固定安装在下套管上,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换热管固定架内。本发明通过将若干连接套管安装在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进而根据不同深度的地热井能够调整长度方便安装,以及通过组装的形式安装方便加工与运输,地热井热能取热时循环的水为从外界灌入的水,不开采使用地下水,只提取地下热量,避免了过渡抽取地下水对地壳的影响,以及采用换热管能够增加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地热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238、铀235、钍232和钾40等)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热在地球上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按照其储存形式,地热资源可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熔岩型5大类,常用的采集方式为热交换式采集,此种采集方法能够有效的采集出地热。
公开号为CN206683259U公开了一种废地热井热能提取系统,包括置于废地热井内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侧壁贴于所述废地热井的井壁;所述废地热井内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所述套管的侧壁以及所述套管的底部之间围成有封闭腔;所述封闭腔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盖板连接至所述封闭腔的底部,所述出水管自所述封闭腔顶部连接至所述废地热井外;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高压水泵。此发明的套管为一体式套管,在厂家加工时为固定的长度,所以在地热井深度较深时套管的长度随之增加,进而造成套管在加工时困难,以及在运输时需要大型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由于地热井为向地表内开采出的深井所以利用此套管在进行安装时较为困难,以及此发明在进行采热时仅仅利用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采热,进而采热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资源取热井装置,包括地热井、上套管、连接套管、下套管、换热管固定架、换热管、肋板、进水管、出水管、保温管和盖板,其中:
所述上套管安装在地热井内,所述下套管安装在地热井内,若干个所述连接套管安装在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所述换热管固定架通过两个所述肋板固定安装在下套管上,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换热管固定架内。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连接套管依次交替安装在一起,位于顶端的连接套管的一端安装在上套管上、位于底端的连接套管的一端安装在下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安装在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后上套管和连接套管以及下套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地热井与上套管和连接套管以及下套管之间有空隙。
优选的,两个所述肋板的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下套管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管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一侧固定安装一进水管、另一侧固定安装一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保温管套设在出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盖板安装在地热井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若干连接套管安装在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进而根据不同深度的地热井能够调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洋,未经李宗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4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热光伏组件光热保温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互补发电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