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61900.4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兵;叶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2/00;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簧继电器 电容 继电器 二极管 非侵入式 负荷监测 三极管 火线 零线 电路 居民 使用者需求 报警效果 电力设备 可变电阻 实时传输 系统智能 智能电网 电能表 电压源 人性化 与操作 电阻 电量 电网 便利 检测 统计 | ||
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及系统,它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火线、零线、第一干簧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二干簧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可变电阻、第二三极管、电能表、电压源、第二继电器,所述火线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簧继电器、第一电容、第二继电器,第一干簧继电器通过第一继电器与零线连接,第一电容右侧连接有二极管,二极管右侧连接有第二电容、第二干簧继电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给使用者带来便利,能对居民负荷很好的检测,具备人性化设定,报警效果好,能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对于电量与电费统计精确,有利于管理者使用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负荷指的是导线、电缆和电气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中通过的功率和电流。该负荷不是恒定值,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变动值。因为用电设备并不同时运行,即使同时运行,也并不是都能同时达到额定容量。另外,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也各有不同,有长期、短时、重复短时之分。在设计时,如果简单地把各用电设备的容量加起来作为选择导线、电缆截面和电气设备容量的依据,结果并不科学。要么过大,使设备欠载,不经济;要么过小,出现过载运行,导致过热绝缘损坏、线损增加,影响导线、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
电力负荷监测有助于用电了解自身不同时段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节能计划,有针对性的选购节能设备,检验节能效果,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开支。同时,对电力能耗分项计量工作的开展、全社会节能和电力系统规划及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往往结构复杂,使用价值过低,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烦扰,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系统也是结构复杂,不能对居民负荷很好的检测,不具备人性化设定,报警效果差,不能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对于电量与电费统计不精确,不利于管理者使用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及系统,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给使用者带来便利,能对居民负荷很好的检测,具备人性化设定,报警效果好,能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对于电量与电费统计精确,有利于管理者使用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智能电网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电路,它包含:火线01、零线02、第一干簧继电器03、第一继电器04、第一电容05、二极管06、第二电容07、第二干簧继电器08、第一三极管09、第一电阻010、可变电阻011、第二三极管012、电能表013、电压源014、第二继电器015,所述火线01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簧继电器03、第一电容05、第二继电器015,第一干簧继电器03通过第一继电器04与零线02连接,第一电容05右侧连接有二极管06,二极管06右侧连接有第二电容07、第二干簧继电器08,第二电容07与零线02连接,第二干簧继电器08与第一三极管09、第一电阻010连接,第一三极管09与零线02连接,第一电阻010右侧连接有可变电阻011,可变电阻011与第一三极管09连接,可变电阻011右侧连接有第二三极管012,第二三极管012与零线02连接,第二干簧继电器08与电能表013的上端连接,电能表013右端连接有电压源014,电压源014与第二继电器015、零线02连接。
所述电能表013与电压源014通过辅助可变电阻0141连接。
所述电能表013下端连接有辅助电容0131,且辅助电容0131与零线02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05并联有辅助电阻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