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5909.4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何华贵;杨卫军;粟梽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实景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区域的倾斜三维影像数据、实景影像数据以及点云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将所述倾斜三维影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空间匹配融合,生成倾斜三维环境模型;将所述实景影像数据、所述点云数据以及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匹配融合,生成实景影像环境模型;将倾斜三维环境模型与实景影像环境模型进行坐标匹配融合,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三维实景可视化模型。通过该方法能够实现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的空间融合,从而实现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融合数据的可视化,从而导致视觉参考信息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规划作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引导因素,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建设项目成倍增长,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在规划论证与报建流程中,涉及了城市空间与景观控制的多方面审查,需要把规划方案嵌入现状环境,进行诸如城市空间环境控制、城市天际轮廓线控制、景观控制、场所控制、公共空间控制、沿街界面控制、建筑风貌控制的可视化论证分析。由于传统的二维平面图在空间表达效果上有局限性,已逐渐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基于立体空间的新型三维表达技术将成为新时代城市规划辅助决策工作的主力支撑技术。
目前,通过建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对连续实景影像数据通过对图像的透视处理建立模拟真实三维实景,形成对场景的不同表达。但是,现有的倾斜三维与实景影像技术之间相对独立在空间坐标转换、点线面覆盖、投影变换算法上缺少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得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场景缺乏空间耦合,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场景的可视化具有局限性,从而导致视觉参考信息多样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的空间融合,从而实现倾斜三维环境与实景影像融合数据的可视化,从而导致视觉参考信息多样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与实景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区域的倾斜三维影像数据、实景影像数据以及点云数据;
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倾斜三维影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空间匹配融合,生成倾斜三维环境模型;
将所述实景影像数据、所述点云数据以及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匹配融合,生成实景影像环境模型;
将倾斜三维环境模型与实景影像环境模型进行坐标匹配融合,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三维实景可视化模型。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实景影像数据、所述点云数据以及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匹配融合,生成实景影像环境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实景影像数据拍摄时获得的立体坐标以及光学角度,计算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位置姿态参数;
根据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位置姿态参数,将所述点云数据投影到所述实景影像数据中,生成点云全景图;
将所述三维模型进行点云化处理,生成三维点云模型;
根据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位置姿态参数以及所述三维点云模型的三维坐标,计算所述三维点云模型对应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像点坐标;
根据所述三维点云模型对应的像点坐标以及所述实景影像数据对应的像素点坐标,建立所述三维点云模型与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三维点云模型与所述实景影像数据的映射关系,将所述三维点云模型投影到所述实景影像数据中,生成全景图;
将所述点云全景图与所述全景图进行融合校正,建立所述实景影像环境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