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26621.4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牟韵文;姚亮;黄睿欣;施正;何展然;梁生辉;廖明燕;汪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驾驶 预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和系统,在该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S100:持续采集车辆的车速和角速度数据;S200:根据车速和角速度数据持续判断车辆是否符合疲劳行车状态;S300:判断连续的三个额定时间窗内疲劳行车状态出现的次数s1、s2和s3是否满足一定次数条件,如果满足,则蜂鸣器进行报警。本发明以组合型周期性疲劳驾驶行为方式为基础,将单一性的驾驶行为进行有机组合,根据疲劳驾驶时车辆车速和角度的变化的关系建立疲劳行车状态,通过三段额定时间窗内对疲劳行车状态发生次数的计数来对疲劳驾驶情况的发生进行判断和预警,基于本发明可以更精确的判断出当前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随着近年来汽车和驾驶人员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安全形势愈加严峻,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已成为造成人类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疲劳驾驶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
目前现有的疲劳驾驶监测方法众多,主要包括基于驾驶员本身的检测方法和基于汽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两种。其中基于驾驶员本身的检测方法包括监测驾驶员的脑电波、心电波、眼电波、心率等生理信号和眼睑活动、点头动作、闭眼、握力等体态特征,如公开号为CN107595307A的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人眼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和公开号为CN107693031A的发明专利“一种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均由以上方法进行检测,由于人的生理特征是很复杂的,因此难免会出现误判现象,并且上述检测方法均需增加额外的信号检测部件才能实现,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实用性欠佳。而基于汽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多是基于对单个驾驶行为在一定时间内的统计分析,这样单一型的动作如刹车,踩油门等驾驶动作,在长时间行驶的过程中带有较大随机性,因此不能准确的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及系统,基于组合型周期性疲劳驾驶行为方式为基础,利用双滑动窗口对该种组合型驾驶行为进行一定长度时间框的统计,当连续几个计数器达到一定阈值后,就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当前驾驶员的驾驶状态以及是否处于疲劳驾驶。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持续采集车辆的车速和角速度数据;
S200:根据车速和角速度数据持续判断车辆是否符合疲劳行车状态,所述疲劳行车状态为:额定时间内车辆先减速后加速,减速时间与加速时间的比值X满足2≤X≤4,且在减速过程中根据角速度计算的角度变化值在角度变化范围内;
S300:判断额定时间窗内疲劳行车状态出现的次数s1是否大于第一次数阈值a1,如果是,则蜂鸣器发出一次报警提示音,进入S400,否则,返回S200;
S400:判断额定时间窗内疲劳行车状态出现的次数s2是否大于第二次数阈值a2,如果是,则蜂鸣器发出两次报警提示音,进入S500,否则,返回S200;
S500:判断额定时间窗内疲劳行车状态出现的次数s3是否大于第三次数阈值a3,如果是,则蜂鸣器发出持续报警提示音,进入S700,否则进入S600;
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次数阈值a1、a2和a3满足以下条件:
5a1a2a3,(a2-a1)(a3-a2)
S600:判断次数s1、s2和s3是否均大于5,如果是,则蜂鸣器发出持续报警提示音,进入S700,否则,返回S200;
S700:司机按下蜂鸣器开关,手动关闭蜂鸣器,蜂鸣器停止报警,返回S200。
进一步的,步骤S200中所述额定时间为5~7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水压检测的防溺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