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26154.5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4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3/66;D06P1/52;D06P1/673;C08F220/56;C08F226/02;C08F220/3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 地址: | 5231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织物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棉织物染色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按浴比1:10‑15加入预处理液中,在60‑80℃的温度下处理15‑25min,然后降温、中和、排液、水洗,得到改性棉织物;(2)将改性棉织物按浴比1:10‑15加入染液中,在50‑70℃的温度下处理50‑70min,然后中和、水洗、皂洗、水洗,即得到染色后的棉织物;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29000‑34000g/mol。本发明通过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以及染色工艺条件控制,实现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得到的棉织物匀染性好,色牢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织物染色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棉织物都是通过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的,活性染料染色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无机盐进行促染,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获得较深的颜色表现。因无机盐都属于粉体,目前不能实现自动加注,大缸实际生产过程中一缸需要1至2吨的盐(盐或者元明粉),投料过程的工作量十分繁重,飞扬的助剂粉尘也不利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大量的无机盐溶解在染色残液中,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针对以此,对棉织物无盐染色经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良。
棉织物无盐染色的难点在于:棉纤维和活性染料均带负电性,因此活性染料难以直接附着在棉纤维上。目前,棉纤维阳离子化改性是一种比较有效解决活性染料染色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报道的用于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剂有很多种,主要分成反应型和吸附型,反应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用量大、稳定性差,还容易造成纤维强度的降低;吸附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染色牢度较低,以高聚物为主,分子量难以控制,批次染色效果差别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工艺,通过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以及染色工艺条件控制,实现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得到的棉织物匀染性好,色牢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棉织物的无盐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棉织物按浴比1:10-15加入预处理液中,所述预处理液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4-10g/L,烧碱浓度为2-6g/L,在60-80℃的温度下处理15-25min,然后降温、中和、排液、水洗,得到改性棉织物;
(2)将改性棉织物按浴比1:10-15加入染液中,在50-70℃的温度下处理50-70min,然后中和、水洗、皂洗、水洗,即得到染色后的棉织物;
其中,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29000-34000g/mol。
其中,所述阳离子单体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按重量比1-4:1-3:1-3的比例组成。通过对阳离子单体种类的选择组合以及配比,使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宽的pH值使用范围(pH7-pH11),而且可以提高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51.3%-58.4%),利于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
其中,所述链转移剂由甲酸钠、巯基乙胺盐酸盐和异丙醇按重量比1-2:1-3:1-3的比例组成。通过对链转移剂种类的选择组合以及配比,使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长链线型结构,在高温容易舒展,从而利于吸附活性染料,完成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着色。
其中,所述引发剂由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按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引发聚合速度快,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引发聚合。
其中,所述阻聚剂由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醚按重量比1-2:1-2的比例组成。通过对阻聚剂的种类选择以及复配,可以有效控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将其重均分子量控制在29000-34000g/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染和植物染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 下一篇:一种洁净度高的纱线染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