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17649.1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骆乐;骆志高;赵俊丽;俞星;马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质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00 | 分类号: | B29C43/00;B29C43/18;B29K27/18;B29K50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300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润滑复合材料 纳米钢 摩擦磨损性能 钢基 纳米三氧化二铝 混合纳米材料 工作层材料 聚四氟乙烯 二硫化钼 牢固结合 耐冲击性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由上到下 复合材料 钢基体 工作层 碳纤维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由上到下依次由纳米工作层以及钢基体组成;所述纳米工作层材料的各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三氧化二铝20~30%,聚四氟乙烯50~60%,碳纤维10~20%,二硫化钼10%;本发明解决了当前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结合强度低、摩擦磨损性能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钢基与混合纳米材料牢固结合、摩擦磨损性能高、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能好、耐冲击性好的纳米钢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汽车工业、食品机械、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摩擦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零部件润滑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对于工况恶劣的场合,传统的液体润滑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在需要无油润滑的如食品、制药、水利、纺织、航空机械等行业,因此,自润滑材料已成为润滑领域的一类新材料,当前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由于结合强度低、摩擦系数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所以急需一种更有效的技术,该技术需要有低的摩擦磨损系数、高的结合强度、使用寿命长、简化的生产工艺、低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以钢基与混合纳米材料牢固结合、摩擦系数低、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能好、耐冲击性好的纳米钢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该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所述的一种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由上到下依次由纳米工作层以及钢基体组成;所述纳米工作层材料的各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三氧化二铝20~30%,聚四氟乙烯50~60%,碳纤维10~20%,二硫化钼10%;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三氧化二铝的粒径为20nm,体积密度为0.25g/cm3,聚四氟乙烯的粒度为10μm,密度为2.15g/cm3;碳纤维的粒度为30~40μm;二硫化钼的粒度为30~5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基体经过纳米处理。
所述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对钢基进行超声波清洗,时间为40~60min,然后将钢基放入浓硫酸与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0~30min,其中浓硫酸与水比重为1:1,再将钢基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的强碱水溶液中碱洗,浸泡时间为20~30min,所述强碱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对钢基用去离子水清洗5次,将钢基放入真空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90℃,时间为60min,烘干后对钢基体进行高能喷丸纳米处理,喷丸直径为0.5mm,喷丸速度为60m/s,喷丸时间为30~60min;
2)按质量百分含量的配比,纳米三氧化二铝20~30%,聚四氟乙烯50~60%,碳纤维10~20%,二硫化钼10%,将纳米工作层材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80℃,时间为2小时,烘干结束将纳米工作层的材料混合均匀;
3)将处理过的纳米工作层材料与钢基放入压制烧结炉中,在10min内将模具温度升高到90℃对模具与纳米工作层材料进行预热,预热结束采用70~80Mpa的压力对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进行预压,然后卸载压力,再继续加热并重新加压,预压结束进行排气处理,在5min内将温度升至300℃,压力达到7~8Mpa,且纳米工作层进入熔融状态之前进行卸压排气,排气动作要连续三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5秒,排气后继续加热,重新加载压力,在40min内将温度升高到300℃、压力升高到7~8Mpa,并保温90min,最后卸掉压力,将纳米钢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成型件随炉冷却至80℃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质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质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烤炉及其玩具搪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胶挤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