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窑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11032.9 | 申请日: | 2018-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猛;张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轩鼎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3/00 | 分类号: | F27D13/00;C21C5/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推动机构 活动门 坯料 加热炉 加热器 工业窑炉 出料口 出料门 进料口 进料门 推料口 往复直线运动 可转动连接 控制活动门 加热过程 连续加热 两端开口 进口处 均匀性 可拆卸 热损耗 输出端 运动量 热源 预热 开合 加热 取出 侧面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窑炉,包括加热器、加热炉和推动机构,其中加热炉包括炉体、进料门、出料门和活动门。炉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出料口和推料口,侧面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加热器可拆卸地设置在炉体上,作为热源使用;出料门和进料门均与炉体可转动连接,分别控制出料口和进料口的开合;活动门固定在推动机构的输出端上,加热过程中活动门位于推料口处;推动机构作往复直线运动,用于控制活动门的位置和活动门的运动量。本申请通过推动机构将预热好的坯料推出炉体,极大缩短了从炉体中取出坯料所用的时间,从而实现了连续加热,进而降低了热损耗。同时,推动机构还可将堆放在进口处的坯料推散开来,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钢预热用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坯料连续预热的工业窑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金属类坯料加热时,窑炉是采用钢结构外框,内置纤维、耐火砖、浇注料的结构,而加热的容器放置于炉内水梁上,容器及其内盛放的坯料均不与炉墙、炉底发生直接接触。以对废钢预热为例,该加热炉没有推出坯料的装置,因而预热系统需要将常温的废钢放入料斗等容器中,然后通过行车将该容器吊至窑炉中进行预热,最后用行车将预热好的废钢连同容器一起吊出,从而使得取出预热好的废钢的时间较长,这期间的热损耗增大,降低了窑炉的工作效率;进而,坯料不与窑炉接触,难以满足预热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窑炉,包括加热器、加热炉和推动机构,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进料门、出料门和活动门;
所述加热器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炉体上;所述进料门和所述出料门与炉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门设于与出料门相对的一端,并固定于所述推动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控制活动门将加热好的坯料推出炉体。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还包括炉外框,所述炉体的四周与所述炉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器固定在炉外框上,并与炉体插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包括分别由至少两块耐热块拼接而成的炉底、炉墙及炉顶,所述耐热块安装于炉外框上;所述炉底,或炉墙,或炉顶上的相邻耐热块迷宫密封。
优选的,所述耐热块包括耐热铸件。
优选的,所述耐热块还包括含铬的耐材预制块,所述耐材预制块为炉底的组成部分,且位于靠近出料门处。
优选的,所述耐热铸件内设有用于通净环水的冷却通道;
所述工业窑炉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炉外框上的水管,所述耐材预制块通过所述水管与炉外框卡接。
优选的,所述炉外框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延伸段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与炉体滑动连接,且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与炉体间隙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于炉体上,并与出料门的底部对应,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旋转动作将炉体底面残余的坯料清理出窑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推动机构将预热好的坯料推出炉体,因而相对于传统的起吊方式,极大缩短了从炉体中取出坯料所用的时间,该取出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从而实现了连续加热,进而降低了热损耗。同时,推动机构还可将堆放在进口处的坯料推散开来,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2、坯料可放入炉体中直接加热,因而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易于满足加热要求。
3、本申请除可用于预热废钢外,还可用于对各类型钢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轩鼎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轩鼎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