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10060.9 | 申请日: | 2018-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健;夏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华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27/06;C08L67/00;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郭裕彬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发泡材料 聚氯乙烯糊树脂 己二酸聚酯 钾锌稳定剂 食品级材料 选择性控制 析出 发泡剂 降粘剂 重量份 转移率 降粘 色粉 制备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成的制成:25‑50份的聚氯乙烯糊树脂、20‑30份的己二酸聚酯油、22‑30份填料、5‑9份降粘剂、2‑5份发泡剂、0.5‑0.9份钾锌稳定剂和0.05‑0.1份色粉。该聚氯乙烯发泡材料通过选择性控制原材料的本身粘度和在加工过程进行降粘处理,使得该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在LFGB测试方面析出率和转移率均较低,其作为食品级材料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聚氯乙烯发泡产品,由于表面增塑剂容易析出,一般不可以通过德国LFGB食品级的测试。这一原因导致食品级的聚氯乙烯材料很难被欧洲市场接纳。
聚氯乙烯发泡产品想通过德国LFGB测试对产品在特定的溶剂下迁移出的有害物质的总量、氯乙烯单体、特定重金属、芳香胺以及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设定了严格的控制指标。
有害物质的总量即在分别使用3%醋酸,10%乙醇,95%乙醇,异辛烷溶液在70℃浸取测试样品2小时后四者的整体迁移量均小于10mg/dm2;氯乙烯单体的量是指用3%醋酸溶液在40℃浸取测试样品2小时后氯乙烯单体迁移量小于0.01mg/kg;九大重金属迁移测试是指3%醋酸溶液在40℃浸取测试样品2小时后九大重金属迁移量小于5mg/kg;芳香胺迁移测试指3%醋酸溶液在40℃浸取测试样品2小时后芳香胺迁移量小于0.01mg/kg;邻苯二甲酸盐测试指测试样品中五种有毒邻苯二甲酸盐含量均小于0.1%以及95%乙醇溶液在40℃浸取测试样品2小时后五种有毒邻苯二甲酸盐迁移量均小于30mg/kg。
除此之外,还要求测试样品的气味和味道的转移等级均小于2.5级。
而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聚氯乙烯发泡产品,使用到的普通的增塑剂聚合度小,粘度小在3%醋酸,10%乙醇,95%乙醇,异辛烷溶液的浸取后非常容易析出,常常超出测试指标。另一方面,若使用的己二酸聚酯油(UN615)聚合度高,则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析出率小、安全可靠的聚氯乙烯发泡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成的制成:25-50份的聚氯乙烯糊树脂、20-30份的己二酸聚酯油、22-30份填料、5-9份降粘剂、2-5份发泡剂、0.5-0.9份钾锌稳定剂和0.05-0.1份色粉;
所述聚氯乙烯糊树脂的聚合度为900-1200;所述己二酸聚酯油的粘度为2500-3500mPa·s,酸价为0.9-1.2mgK(OH)/g;所述降粘剂由5-15%的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和余量的直链烷烃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粘度为6000-10000mPa·s。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钙粉和/或滑石粉。
进一步地,所述降粘剂由10%的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和余量的直链烷烃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糊树脂中芳香胺含量小于0.01mg/kg、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小于5mg/kg。
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糊树脂型号为1156由伊东东兴提供、所述己二酸聚酯油型号UN615由联成化工提供、所述填料粒度为800目由望高新利提供、所述降粘剂由广州银德环保提供、所述发泡剂由江门广悦提供、所述钾锌稳定剂由东莞鑫聚提供和所述色粉型号为K4104,3RLTN,K1160,K8730,RT8910-D,6850,K2011或2915由巴斯夫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华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华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