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89017.9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溪明;王越;刘大亮;孟庆博;张宇轩;王寒松;司委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5/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胡洋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聚 离子 液体 金属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离子液体用溶剂溶解,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一溶液A;(2)将(金属)酞菁用溶剂溶解,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一溶液B;(3)将溶液A和溶液B按照一定摩尔比例均匀混合后,滴入一种不良溶剂中,充分搅拌,得到蓝色沉淀,离心干燥后得到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结构,其中酞菁分子在复合材料中以单分散形式存在,这种复合结构有利于酞菁分子催化性能的提升,且兼具二者的优良性能,在催化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这是一种将聚离子液体和(金属)酞菁通过静电络合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介孔结构的复合材料,它通过调节聚离子液体与(金属)酞菁的摩尔配比控制酞菁的分散状态,由此扩大了酞菁类催化剂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利用价值。
背景技术
酞菁化合物是一类由8个N原子、8个C原子组成的具有18π电子芳香共轭体系的大环结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取染料、油墨、颜料等领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敏性和较大的非线性系数等特性,近年来已经成为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单独的(金属)酞菁组分单一,且因强的π-π相互作用,常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会严重影响其催化活性,而单分散的(金属)酞菁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本发明将聚离子液体引入与其复合,设计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的复合材料。通过调节聚离子液体与(金属)酞菁的摩尔比例能够使酞菁以单分散形式存在,有利于提高(金属) 酞菁的利用效率,提升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从聚离子液体和(金属)酞菁的自身电荷性质出发,通过简单的静电络合作用,直接将聚离子液体阳离子与(金属)酞菁阴离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新型复合材料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该复合材料中的聚离子液体可有效阻止(金属)酞菁分子间的π-π作用引起的聚合,因此可有效促进(金属)酞菁的单分散,提高 (金属)酞菁利用率,提升催化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离子液体用溶剂溶解,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一溶液A;
(2)将(金属)酞菁用溶剂溶解,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一溶液B;
(3)将溶液A和溶液B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均匀混合后,滴入一种不良溶剂中,充分搅拌,得到蓝色沉淀,离心干燥后得到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溶解聚离子液体的溶剂为氮氮二甲基甲酰胺(DMF)。因为聚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铵阴离子、六氟磷酸根阴离子等疏水性阴离子,故本发明中采用的溶解(金属)酞菁的溶剂为DMF。在DMF中,聚离子液体可以得到很好的均匀分散,以便同(金属)酞菁阴离子进行复合,二者间形成良好的静电络合作用。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溶解(金属)酞菁的溶剂为氮氮二甲基甲酰胺(DMF)。金属酞菁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故本发明中采用的溶解(金属)酞菁的溶剂为DMF。在DMF 中,(金属)酞菁可以得到很好的均匀分散,以便同聚离子液体阳离子进行复合,二者间形成良好的静电络合作用。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溶剂为氨水,氨的乙醇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等碱性溶液。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干燥方式采用的是冷冻干燥,因为冷冻干燥可以很好地保留聚合离子液体-(金属)酞菁材料的孔结构,使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实验的温度为常温,滴加速度采用2ml/min,因为滴加速度如果过快将会导致一定体积内的络合试剂中(金属)酞菁阴离子和聚离子液体阳离子大大增多,无法全部复合,导致反应速率及目标产物产率均降低,故本发明中采用2ml/min的滴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