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生产井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84280.9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拥军;张新民;樊力;王捷;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C09K8/42;C09K8/4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堵剂 套管 外漏 油气生产井 候凝 治理 清水 堵剂用量 套管闸门 吸水指数 油井管柱 处理剂 吸水量 井筒 关井 管柱 灰浆 灰面 挤注 浅层 塞面 钻塞 地层 井口 成功率 静止 破损 预留 预测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生产井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配置第一堵剂、第二堵剂和第三堵剂;S2、向套管内注入清水测吸水指数,根据地层吸水量初步预测堵剂用量;S3、关闭套管闸门,下油井管柱或者光井筒,向套管内先后挤注第一堵剂和第二堵剂,注入结束后,静止4h;S4、向套管注入第三堵剂,然后注入清水将第三堵剂顶到套管漏损点,预留灰面位于套管漏损点上部;S5、关井候凝72h;S6、候凝结束后,卸井口采用管柱探灰浆塞面,钻塞。本发明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对油气生产井特别是浅层套管破损造成管外窜管外漏治理一次成功率达到90%以上,且处理剂种类少,用量少,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生产井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和长时间开采,一些老井油层套管使用年限过长,固井水泥又没有完全封固油层套管,因此在套管自由段、封固段、生产段因腐蚀造成穿孔,再加上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盐膏层发育,地壳的运动,造成套管变形,破损使地层出泥浆,出水,出油,以及长期的注水开发,特别是增压注水,油水井套管破损现象十分普遍,井况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油水井的正常开采,不仅使油气产量下降,产层污染,甚至可能导致油水井报废。同时在套管破损处地层在长期开采中,地层压力衰减严重,又存在严重漏失的情况,当套损发生在地层较浅部位时,井筒内的流体非常容易渗入到地表,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针对油水井因腐蚀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套管破漏穿孔问题,主要是采用堵漏剂进行套管堵漏以及部分换套、侧钻大修、内整形和内衬小直径套管等工艺技术。但这些技术常常由于受到使用效果,使用有效期和施工费用限制,许多油水井的管外窜管外漏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制约了油气生产。在堵漏剂的应用中,传统技术通用是采用油井水泥或超细水泥进行水泥浆堵漏封窜。采用注水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主要步骤是在地面配制水泥浆后,用泵从井口泵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水泥浆沿套管破损点进入地层,待水泥浆凝固后,起导封堵套管破损点及地层漏点。但油井水泥和超细水泥用于油井套管堵漏和封窜时,效果较差。因为油井水泥浆凝固前粘度低,容易流动,没有形成足够的流动阻力,不能有效停留在欲封堵地层位置中,造成水泥浆用量大,甚至难以起到封堵作用;而且水泥浆很容易遇到地层水冲稀强度降低,使封堵效果变差,堵剂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差,抗防窜强度低且无法在封堵目标层快速形成封堵层,不利于油井套管找漏。
另一种治理方法是注入树脂类封堵剂,其主要步骤是在地面容易配制一定量的树脂类溶液,用泵往井内泵入时,提前根据固化时间要求加入固化剂,当树脂封堵剂到达欲封堵层位时,固化起到封堵管外窜、管外漏。树脂类封堵体剂治理管外窜管外漏,固化时间不易调整,应用范围受限,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尤其对于疏松亏空地层、裂缝性地层、以及缝洞型灰岩地层,往往因堵剂难以驻留,封堵作业堵剂用量大,成功率低,同时树脂类封堵剂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更好的解决油田油水井管外窜、管外漏的堵漏封窜问题,降低油水井生产作业成本和报废井封井成本,提高油气开发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堵效率好,成功率高,成本低,见效快的油气生产井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
该管外窜管外漏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配置第一堵剂、第二堵剂和第三堵剂,所述第一堵剂为质量百分浓度不超过1.5%的非交联凝胶溶液,所述第二堵剂为现配现用的质量百分浓度大于或等于4%的非交联凝胶溶液,该凝胶溶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所述第三堵剂为现配现用的水泥浆。
S2、向套管内注入清水测吸水指数,根据地层吸水量初步预测堵剂用量。
S3、关闭套管闸门,下油井管柱或者光井筒,用修井泵车向套管内先后挤注第一堵剂和第二堵剂,挤注压力为漏层破裂压力和井口最大承压、水泥悬空塞承压三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堵剂注入结束后,静止4h,分别形成第一段塞和第二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密封多作用封隔器
- 下一篇:水平井调剖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