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与实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82768.8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鹏;陈志雄;王琮;刘振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刘美甜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处理 管道工程 海底管道 控制器 潮流 模拟测量 扫描系统 实验水槽 采集 水泵 地形 光纤应变传感器 高速摄像机 采集数据 管道变形 管道模型 管道位移 数据传输 水流模拟 系统利用 信息传输 周期变化 地形仪 侧壁 超声 参考 | ||
1.一种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包括实验水槽及生潮系统(1)、地形扫描系统(2)、海底管道模拟测量系统(3)和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验水槽及生潮系统(1)包括水槽(11)、循环管道(12)、缓坡沙坑(13)、双向变频水泵(14)、变频控制器(15)和流速仪(16);所述缓坡沙坑(13)设置于所述水槽(11)中部,其两端凸起、中间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海沙的容腔,同时凸起部位通过缓坡(17)与水槽底部连接,所述缓坡(17)的高度逐渐减小;所述循环管道(12)设置于所述水槽(11)下侧,其进、出口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槽(11)相对的两个端部底面上;所述缓坡沙坑(13)内填充海沙;所述双向变频水泵(14)安装在所述循环管道(12)上,所述变频控制器(15)分别与双向变频水泵(14)及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连接,能依据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的指令控制所述双向变频水泵(14)工作;所述流速仪(16)安装在水槽(11)内部,其与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连接,向其传输水槽(11)内的水流速度;
所述地形扫描系统(2)包括超声地形仪、连接杆(22)和运动装置(23);所述超声地形仪的探头(21)安装在所述连接杆(22)上,所述连接杆(22)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23)上,由所述运动装置(23)控制其运动轨迹;所述连接杆(22)能通过伸缩的方式改变所述超声地形仪的探头(21)的位置;所述超声地形仪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连接,用于回传缓坡沙坑内的海沙地貌;
所述海底管道模拟测量系统(3)包括管道模型(31)、配重(33)、光纤应变传感器(32)和高速摄像机(34);所述高速摄像机(34)安装在所述水槽(11)的上方,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相连,用于拍摄并回传缓坡沙坑内海沙(13)的形貌;所述管道模型(31)放置在所述缓坡沙坑(13)内,其局部或全部被海沙掩埋;所述管道模型(31)内部设有配重(33);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32)固定设置于所述管道模型(3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相连,用于将检测到的管道模型(31)应变数据回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23)包括设置于所述水槽(11)槽壁上的轨道、能沿所述轨道运动的滚轮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滚轮装置运动的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2)与所述缓坡沙坑(13)的长边相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17)的横截面为类直角三角形,高度与底边的比为1:15~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沙坑(13)内的海沙局部为沙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32)有多个;优选,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32)有多个,其沿轴向上分布在所述管道模型(31)的多个位置,且在每个位置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更优选,所述光纤应变传感器(32)有多个,其沿轴向上分布在所述管道模型(31)的多个位置,且在每个位置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型(31)为PVC管,所述配重(33)为水或海沙。
8.一种模拟海底潮流沙波对管道工程影响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沙样装入缓坡沙坑(13),将沙面总体整平之后,在沙面的局部区域加工成微小的凸起或沟槽;
2)在不影响缓坡沙坑(13)内沙样状态的条件下,向水槽(11)内缓慢注水,达到实验要求深度;
3)利用变频控制器(15)预设往复流的周期和最大流速,控制双向变频水泵(14)工作,在水槽(11)内形成往复流;
4)利用流速仪(16)和超声地形仪探头(21)进行采集缓坡沙坑内形貌,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
5)当沙样形成模拟的海底沙坡后,放空水槽(11)内的水,将管道模型(31)铺设在海底沙坡上,重新加入水至原高度,在水槽内形成往复流,模拟潮流场;
6)利用流速仪(16)、超声地形仪、高速摄像机(34)和光纤应变传感器(32),对水的流速、缓坡沙坑内形貌以及海底管道运动及变形进行同时观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器(4)进行分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27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