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73297.4 | 申请日: | 201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董良坚;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条 背光模组 导光板 背板 散热片 凸沿 底板 侧板 弯曲形变 入光面 凹腔 显示器 发生位置 光线显示 一端设置 偏移 形变 底面 限位 正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片、灯条以及导光板,散热片包括底板以及一端与底面连接的侧板,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凸沿,底板、侧板以及凸沿围构形成凹腔,灯条安装于凹腔内;凸沿抵于灯条的端面上,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导光板具有入光面,灯条正对入光面。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板和散热片在发生弯曲形变时带动导光板发生位置偏移,凸沿和底板对灯条的加持和限位使得灯条和背板、散热片同步发生弯曲形变,使得灯条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在背板形变的前后保持一致,使得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光线显示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朝着高清晰度、高亮度化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要求也不断地提升,因而灯条所承受的负荷在逐渐增大、所消耗的功率也随之提高,致使灯条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
传统技术是将灯条和散热片平整地贴合在五金背板上,但是五金背板在加工过程中或者长时间受到热量影响难免会发生形变,五金背板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带动灯条、散热片或其他零部件发生形变,从而导致灯条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致使液晶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明暗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灯条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散热片、灯条以及导光板,所述散热片包括底板以及一端与所述底面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凸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凸沿围构形成凹腔,所述灯条安装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凸沿抵于所述灯条的端面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所述灯条正对所述入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与所述侧板的另一端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与所述侧板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凸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块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凸起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中空,所述凸沿的内部填充有导热胶,所述凸沿的表面设置有石墨层。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反射片,所述导光板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片正对所述反射面。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膜设置于所述出光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承载所述反射片的凸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器,包括用于封装所述背光模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面框、中框,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面框和所述中框之间,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面框、所述中框、所述背板为五金件。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板和散热片在发生弯曲形变时带动导光板发生位置偏移,凸沿和底板对灯条的夹持和限位使得灯条和背板、散热片同步发生弯曲形变,使得灯条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在背板形变的前后保持一致,使得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光线显示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