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69013.4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郑钢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触摸屏 防漏电 充电插口 固定底座 主体外壳 活动门 指示灯 打印机出口 使用安全性 后盖 漏电 钢筋骨架 固定螺母 固定螺丝 混凝土层 螺纹丝杆 内部设置 设备使用 使用性能 外部结构 保护罩 功能键 可升级 维修 改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包括固定底座、充电插口和触摸屏,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且主体外壳的后方安装有维修后盖,所述充电插口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所述活动门的右端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活动门的上方设置有打印机出口,所述触摸屏的左侧设置有功能键,所述触摸屏的上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固定螺母的下方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骨架。该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与现有的普通充电桩相比,在增加结构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对外部结构进行可升级改造,以避免设备使用时出现漏电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装置自身的使用安全性,可以较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能源放方面越来越追求环保性能,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为以电力为动力使用,而充电桩就仿佛加油站一般的存在,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一般一个充电桩可同时为两辆汽车充电,从没电到充满的充电时间为6 至 8 小时,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其设备的功能性明显不足,并且对外部结构的设计依旧存在缺陷,时而会出现漏电情况的发生,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充电桩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充电桩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其设备的功能性明显不足,并且对外部结构的设计依旧存在缺陷,时而会出现漏电情况的发生,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漏电结构的充电桩,包括固定底座、充电插口和触摸屏,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且主体外壳的后方安装有维修后盖,所述充电插口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且充电插口位于主体外壳的右侧,所述活动门的右端安装有固定螺丝,且固定螺丝的右侧设置有活动合页,所述活动门的上方设置有打印机出口,且打印机出口的上方设置有读卡区,所述触摸屏的左侧设置有功能键,且触摸屏位于读卡区的上方,所述触摸屏的上方设置有指示灯,且指示灯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固定螺母的下方连接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的中部设置有线管,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骨架。
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口由通电插口和定位凹槽组合构成,且通电插口设置有个,同时充电插口与主体外壳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活动门,且活动门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操作把手。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通过活动合页和固定螺丝之间的配合与主体外壳的前端表面相连接,且活动门通过活动合页构成旋转结构,同时操作把手与活动门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键设置有2个,且功能键之间关于触摸屏对称,同时触摸屏镶嵌于主体外壳的上端前方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下方连接有地基柱,且地基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与地基柱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地基柱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母和螺纹丝杆之间的配合与混凝土层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管的下方设置有渗水层,且渗水层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线管设置为倒“T”字型结构,且线管固定于混凝土层的内部,且线管的下端表面与渗水层的上方表面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充电插口、通电插口和定位凹槽的设置,可以保持该充电桩在连接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处出现杂物以及液体的情况发生,杜绝插头接触不良的状况,以提高了连接时的稳定程度,提供充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主动充电预警及预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太阳能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