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驱动4D智能变形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80646.8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骞;梁云虹;侯文华;张志辉;韩志武;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J3/24;C08F120/54;C08F2/44;C08L33/24;C08L97/02;C08K3/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近红外光 变形材料 制备 驱动 智能 异丙基丙烯酰胺 原位自由基聚合 光热转化剂 生产成本低 氧化石墨烯 智能水凝胶 界面结合 空间维度 模具成型 使用寿命 应用问题 主体材料 高响应 力学 响应 加工 制造 | ||
1.一种近红外光驱动4D智能变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模具成型技术为制备方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型温度智能水凝胶为主体材料,氧化石墨烯为光热转化剂,808nm近红外激光为控制源,通过调控材料成分,制备出一系列对近红外光存在响应性差异的智能水凝胶材料,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将不同响应性的水凝胶材料结合为一个整体;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一、含氧化石墨烯近红外光驱动水凝胶材料的制备
含氧化石墨烯近红外光驱动水凝胶的原始材料的组成: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作单体,XLG型合成硅酸镁锂作交联剂,过硫酸钾作引发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作催化剂,纳米木浆纤维素作增强相,氧化石墨烯作光热转化相,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之间的摩尔比为100:0.370:0.638,纳米木浆纤维素的浓度为3mg/mL~5mg/mL。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mg/mL~3mg/mL,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wt.%~3.5wt.%;
配料:按照a中所述的配料比称取原始材料,在冰水浴条件下将氧化石墨烯加到蒸馏水中超声震动10~15分钟,然后搅拌25~30分钟,随后加入纳米木浆纤维素,并搅拌30~40分钟,之后超声处理10~15分钟,随后加入XLG型合成硅酸镁锂,搅拌60~65分钟,然后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搅拌120~130分钟,最后依次加入过硫酸钾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搅拌5~6分钟;
将b中混合均匀后的材料注入组合模具中,刮平后将模具密封,并置于25℃~27℃环境下静置24~26小时成型;
二、不含氧化石墨烯水凝胶材料的制备
不含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原始材料的组成: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作单体,XLG型合成硅酸镁锂作交联剂,过硫酸钾作引发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作催化剂,纳米木浆纤维素作增强相,单体,引发剂,催化剂之间的摩尔比为100:0.370:0.638,纳米木浆纤维素的浓度为3mg/mL~5mg/mL,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wt.%~3.5wt.%;
配料:按照a中所述的配料比称取原始材料,在冰水浴条件下将纳米木浆纤维素搅拌30~40分钟,随后超声处理10~15分钟,随后加入XLG型合成硅酸镁锂,搅拌60~65分钟,然后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搅拌120~130分钟,最后依次加入过硫酸钾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搅拌5~6分钟;
将b中混合均匀后的无氧化石墨烯水凝胶材料注入模具中,置于含氧化石墨烯水凝胶材料的上方,刮平后将模具密封,并置于25℃~27℃环境下静置24~26小时成型,至此成功制备出了近红外光驱动4D智能变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驱动4D智能变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始材料由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光热转化剂和增强相组成,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之间的摩尔比为100:0.370:0.638,纳米木浆纤维素的浓度为3mg/mL~5mg/mL,光热转化剂浓度为0wt.%~3wt.%,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wt.%~3.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驱动4D智能变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近红外光响应存在各向异性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型水凝胶通过原位自由基固化的方式整合成一个双层结构,各组成部分间除高力学强度外,还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材料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06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