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3374.4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傅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容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纳米胶体 铅锑合金 板栅 制备 蓄电池极板 环保工艺 新型纳米 高储能 自放电 再生 标准配置 触变性能 干燥处理 固化处理 恢复能力 极板腐蚀 均匀涂抹 耐低温性 使用寿命 制备工艺 制造过程 剪切 固化室 过放电 可逆性 对板 钝化 内阻 凝胶 切碎 送入 延缓 配置 | ||
1.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板栅;
B、制备纳米胶体;
C、将纳米胶体均匀涂抹在板栅外表面;
D、对板栅进行干燥处理,并在干燥后送入固化室进行固化处理;
E、剪切得到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铅锑合金:按照标准配置预炼好铅锑合金,并将铅锑合金切碎;
2)、熔化铅锑合金:将预炼好的铅锑合金放置到铅锅中,加温到300℃~350℃,将铅锑合金块全部熔化;
3)、重力浇铸:将熔化的铅锑合金注入到板栅模型中,浇铸完成后将板栅模型外设置的冷凝管水泵打开进行降温;
4)、整理入库:在铅锑合金冷却至室温后将板栅取出,通过砂纸去除板栅上的毛刺,毛刺打磨后,将板栅检验整理合格后入库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胶体由硫酸、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抗内阻添加剂、功能高分子材料、成膜促进剂和纯水组成,其配料百分比为:硫酸42%~54%;纳米二氧化硅1.5%~3%;表面活性剂0.08%~0.3%;稳定剂0.05%~0.1%;抗内阻添加剂0.01%~0.02%;功能高分子材料0.02%~0.04%;成膜促进剂0.01%~0.035%;纯水45%~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稳定剂为疏水改性的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抗内阻添加剂为α-萘酚酸;功能高分子材料为邻甲氧基苯甲醛;成膜促进剂为硝酸钠、硝酸钾之一或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按上述比例加入纯水中,加热溶解后冷却,得到溶液A;
2)、取定量纯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抗内阻添加剂、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成膜促进剂,搅拌得到溶液B;
3)、取定量纯水,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搅拌冷却至40℃~6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并持续搅拌,且搅拌速度保持在15~25m/s;
4)、将溶液A和溶液B加入高速分散机中,继续搅拌3.5~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新型纳米胶体高储能蓄电池极板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涂抹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支撑座(1)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9),且电机支座(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0),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7),且控制器(7)的外表面从后向前依次固定连接有伸缩控制按键(71)、流量控制按键(72)和电机开关(73),支撑座(1)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输送辊(6),且输送辊(6)与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输送辊(6)与输送辊(6)之间通过传送带(11)传动连接,支撑座(1)顶部的左端通过支撑杆(18)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6),储液箱(16)右侧的下端连通有管道(2),且管道(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流量阀(3),支撑板(15)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电动伸缩杆(14)活动连接有套筒(13),且套筒(13)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17)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活动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涂抹辊安装架(12),且涂抹辊安装架(12)内表面的中端活动安装有涂抹辊(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容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容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33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