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及其浇筑混凝土面免抹灰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39921.1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谭斌;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杰 |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模板 抹灰 纹路 施工装置 刮腻子 浇筑混凝土 浇筑 混凝土 施工 附着力 有效接触面积 表面粗糙度 混凝土表面 凹凸相间 混凝土面 混凝土墙 相对设置 有效面积 质量通病 粗糙度 侧面 对拉 空鼓 找平 裂缝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及其浇筑混凝土面免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模板,两块铝合金模板之间为拟施工的混凝土,两块铝合金模板通过对拉片固定连接,所述铝合金模板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纹路,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与所述铝合金模板的接触面带有凹凸相间的纹路。本发明在铝合金模板的内侧面加工纹路,使浇筑后的混凝土墙、柱、梁表面粗糙度增加,同时增加了混凝土面与抹灰或刮腻子的有效面积,提高之间的附着力,利用本发明的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可省去抹灰找平工序,直接进行下道刮腻子工序,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增加,加大了与刮腻子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根本上杜绝了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及其浇 筑混凝土面免抹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抹灰是指为了保证混凝土面层(墙、柱、梁、板底)平整,在表面上整体 抹一层或多层水泥砂浆。装修阶段只有完成这道工序的施工,才能开始进一步 的装饰,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因其安装简单、强度高、变形小、周转次数高、混凝 土浇筑质量好、垂直度和平整度易控制,且具有混凝土外观质量好,表面可达 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装修阶段能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优点,目前已广 泛使用。但存在一个问题:进入装修阶段,混凝土墙、柱、梁、板底等表面因 其过于光滑反而会影响下道工序(抹灰、刮腻子)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铝 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及其浇筑混凝土面免抹灰的施工方法,通过对现有铝合金模 板的结构进行改造,增加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后的混凝土面与抹灰或刮腻子的 有效面积,提高之间的附着力,从根本上杜绝了墙面抹灰空鼓、裂缝等质量通 病,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室内空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铝合金模板,两块铝合金模 板之间为拟施工的混凝土,两块铝合金模板通过对拉片固定连接,所述铝合金 模板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纹路,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与所述铝合金模板的接触面带 有凹凸相间的纹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纹路由间隔设置于所述铝合金模板表面的凹槽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水平设置,且沿所述铝合金模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宽度d1为0.8-1.2mm、槽深为0.8-1.2mm,相邻 两个凹槽之间的间隔距离d2为0.8-1.2mm。
上述方案中,所述铝合金模板上设有圆孔,用于同一平面内相邻模板的连 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铝合金模板上均布设有数块加筋板,以提高单块模板的 整体刚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浇筑混凝土面免抹灰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墙壁的铝合金模板施工装 置,保证两铝合金模板带有纹路的面位于相对的内侧面;
步骤二、在铝合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墙、柱、梁或板底;
步骤三、拆除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后露出混凝土墙、板、柱、梁或板底, 直接在其表面刮腻子;
步骤四、在混凝土面的腻子表面刷乳胶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铝合金模板施工装置在铝合金模板的内侧面加工纹路,使混凝土 与所述铝合金模板的接触面带有凹凸相间的纹路,使浇筑后的混凝土墙、柱、 梁表面粗糙度增加,同时增加了混凝土面与抹灰或刮腻子的有效面积,提高之 间的附着力,从根本上杜绝了墙面抹灰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9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