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36624.1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杰;白清林;宁杰;张亮亮;龙健;林涛;马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70;B23K26/064;B23K26/0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燃料 棒包壳 高压 激光 焊接 成套 焊接设备 | ||
1.一种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室端部(13)、塞阀头(19)、塞阀座(20)、第二焊接室端部(14)、焊接室颈部(12)、第一激光焊接头(3)、第二激光焊接头(4)及第三激光焊接头(5);
第一焊接室端部(13)的端面设置有上下料口(15),塞阀头(19)通过塞阀座(20)固定于上下料口(15)处,第一焊接室端部(1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激光入射窗口(16)、第一进气道(25)及真空泵接口(26),第一焊接室端部(13)内安装有传送滚轮(31)以及用于驱动传送滚轮(31)的第一伺服电机(29);
第二焊接室端部(14)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激光入射窗口(17)、第二进气道(40)、第三进气道(41)及压力表接口(43),第二焊接室端部(14)的端面设置有第三激光入射窗口(18),第二焊接室端部(14)内安装有旋转液压卡盘(46)以及用于驱动旋转液压卡盘(46)的第二伺服电机(44),第一焊接室端部(13)与第二焊接室端部(14)之间通过焊接室颈部(12)相连通,待焊接核燃料棒(47)的一端卡接于旋转液压卡盘(46)上,待焊接核燃料棒(47)的另一端穿过焊接室颈部(12)插入于第一焊接室端部(13)内后位于传送滚轮(31)上;
第一激光焊接头(3)发出的激光束经第一激光入射窗口(16)照射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上;第二激光焊接头(4)发出的激光束经第二激光入射窗口(17)照射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上;第三激光焊接头(5)发出的激光束经第三激光入射窗口(18)照射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上;
第一激光入射窗口(16)包括第一主镜片(21)、第一盖板(22)、第一法兰(23)及第一保护镜片(24),其中,第一主镜片(21)通过第一法兰(23)固定于第一盖板(22)的底部,第一保护镜片(24)设置于第一法兰(23)的底部,第一激光焊接头(3)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第一主镜片(21)及第一保护镜片(24)照射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上;
第二激光入射窗口(17)包括第二主镜片(32)、第二盖板(33)、第二法兰(34)及第二保护镜片(35),其中,第二主镜片(32)通过第二法兰(34)固定于第二盖板(33)的底部,第二保护镜片(35)位于第二法兰(34)的底部,第二激光焊接头(4)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第二主镜片(32)及第二保护镜片(35)照射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座(1)及第二支座(2),其中,第一激光焊接头(3)通过第一三维滑台(6)垂直安装于第一支座(1)的横梁上,第二激光焊接头(4)通过第二三维滑台(7)垂直安装于第二支座(2)的横梁上,第三激光焊接头(5)通过第三三维滑台(8)水平安装于第二支座(2)的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激光焊接头(3)、第二激光焊接头(4)及第三激光焊接头(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CCD相机(9)、第二CCD相机(10)及第三CCD相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焊接室端部(13)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线缆接口(27)及背压阀接口(28);
第二焊接室端部(14)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线缆接口(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棒包壳高压充氦与激光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伺服电机(29)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0)驱动传送滚轮(31)转动;
第二伺服电机(44)通过第二传动齿轮(45)驱动旋转液压卡盘(46)转动;
焊接室颈部(12)的内壁与待焊接核燃料棒(47)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承滚轮(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材料的激光焊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