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3375.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贤;苏静;宁宝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7/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掘进 中间巷 回风平巷 突出煤层 开切眼 贯通 运输平巷 运输斜巷 平巷 全压 通风 矿井 上山 矿井安全生产 区段运输平巷 采空区边缘 防突措施 平巷掘进 工程量 留煤柱 煤柱 岩巷 运输 | ||
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沿上区段采空区边缘留2‑5m的煤柱或不留煤柱,掘出本区段的回风平巷;从回风平巷一端掘出开切眼,通过开切眼掘进本区段中间巷,同时从运输上山经过运输斜巷掘进区段中间巷,即两端同时掘进中间巷直至贯通,贯通后中间巷与回风平巷形成矿井全压通风;通过开切眼掘进本区段运输平巷,同时从运输上山经过运输斜巷掘进运输平巷,即两端同时掘进运输平巷直至贯通,贯通后与中间巷、回风平巷形成矿井全压通风。其有益效果为:减少了防突措施中岩巷工程量,提高了突出煤层平巷掘进速度,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提前投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采掘与瓦斯抽采领域。尤其是适用高瓦斯或突出煤层开采的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压力逐渐增高,瓦斯含量逐渐变大,地应力也同时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已严重制约着突出煤层的掘进效率。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突出煤层的巷道优先布置在被保护区域或其他卸压区域”。留窄煤柱或不留煤柱布置巷道,改变了原有的应力分布和瓦斯原有应力场,在沿采空区煤壁侧形成卸压带,由于煤体经过长时间的卸压,瓦斯含量逐步降低,若残余瓦斯压力低于0.74MPa,就相当于在无突出危险区域掘进,巷道掘进的速度和安全性将得到大大提高,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目前,突出煤层巷道掘进(以盛远煤矿为例),必须预先掘出底板岩石瓦斯抽放巷,利用穿层钻孔对工作面条带进行消突后才能掘进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最后形成回采工作面进行采煤,其施工工程量大,成本高,时间长,制约了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掘进速度,导致矿井投产滞后,因此,有必要改变现有瓦斯抽放方式,实现矿井安全提前投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减少了防突措施中岩巷工程量,提高了突出煤层平巷掘进速度,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提前投产的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
1、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上区段工作面回采结束,当采空区上覆岩层基本稳定后,沿着采空区的边缘留2-5m的煤柱或不留煤柱,掘进本区段的回风平巷。
b.回风平巷中沿着走向布置平行顺层钻孔与抽采管路联通对下部一定区域煤层进行瓦斯抽采。
c.当抽采煤层的残余瓦斯压力降到0.65MPa以下或残余瓦斯含量降至7m3/t以下时,从回风平巷一端掘出开切眼,通过开切眼掘进本区段中间巷,同时从轨道上山经过轨道斜巷掘进区段中间巷,即两端同时掘进中间巷直至贯通,贯通后中间巷与回风平巷形成矿井全压通风。
d.在中间巷中沿着走向布置平行顺层钻孔与抽采管路联通对下部一定区域煤层进行瓦斯抽采。
e.当抽采煤层的残余瓦斯压力降到0.65MPa以下或残余瓦斯含量降至7m3/t以下时,通过开切眼掘进本区段运输平巷,同时从轨道上山经过轨道斜巷掘进运输平巷,即两端同时掘进运输平巷直至贯通,贯通后由中间巷、运输平巷作为进风巷,回风平巷作为回风巷,形成工作面进行回采。
f.重复上述步骤掘出新工作面并进行回采,同时进行新的区段瓦斯抽采,直至完成煤层的开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突出煤层平巷快速掘进方法,其特征2在于:沿着采空区留2-5m煤柱或不留煤柱掘进回风平巷,相当于在无突出危险煤层中掘进,掘进期间每推进10~15m至少进行两次区域验证,不用采取防突措施。
3、特征3中间巷和运输平巷都采用两端同时掘进,掘进一定位置实施贯通前,应避开掘进超前应力集中的影响,相向两个掘进头相距80m-100m时,停下一个掘进头,由另一个掘进头掘通巷道。
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盘水师范学院,未经六盘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