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13693.0 | 申请日: | 2018-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辛爱强;易思银;王兮;徐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 转动组件 耗能 阻尼颗粒 防舞动 间隔棒 圆管 圆管内壁 滚动体 限位器 转动 减振效果 摩擦耗能 摩擦碰撞 吸收能量 内置 对称 | ||
1.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若干阻尼颗粒的环状圆管,阻尼颗粒在所述环状圆管内运动发生摩擦碰撞以及阻尼颗粒与环状圆管内壁碰撞吸收能量,实现耗能减振;
环状圆管的内侧设置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内部具有至少两个滚动体,滚动体随转动组件的转动产生相对转动进而摩擦耗能;
转动组件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在环状圆管内壁的限位器,转动组件转动时与限位器发生碰撞实现快速减振耗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杆,转动支杆的一端具有容纳滚动体的空腔,通过滚动体与环状圆管内壁接触;转动支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连接于环状圆管内壁的支撑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支撑杆与转动支杆的一端相交于环状圆管的圆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滚动金属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金属球表面做磨砂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根据输电线的自振频率选择滚动金属球的质量,使滚动金属球的摆动频率与输电线的自振频率一致达到共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为固定金属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金属球的表面覆有粘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颗粒由砂砾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圆管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夹持金具,夹持金具夹持输电线分裂导线,将分裂导线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6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