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的动态信息防伪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03523.4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林;王政铭;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查询 动态信息 防伪 防伪技术领域 初始化设置 数据库记录 双向动态 信息对应 信息写入 验证成功 内芯片 泄密 读写 更新 留痕 匹配 出厂 核对 数据库 克隆 芯片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的动态信息防伪方法;在本发明中,先通过出厂初始化设置后,产品内芯片与区块链内信息对应;在查询过程中,通过与数据库记录匹配后,查询区块链,核对成功就意味验证成功,同时还把查询留痕信息写入芯片内便于后期查询;本发明突破NFC的读写限制,通过更新设计方案,实施双向动态更新,同时加入区块链技术,使得IC标签克隆和数据库泄密无法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的动态信息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防伪技术,根据其特性可分为两类:一是特殊材料和工艺防伪,二是数码防伪。
特殊材料和工艺防伪:主要包括激光、油墨、特殊纸张防伪,产品防伪多采用印刷图案或标签粘贴于产品表面,具体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防伪信息完全公开,即图案或标签全部公开;另一种是防伪信息隐藏,即以涂层覆盖图案或标签的部分或全部,上述防伪可统称为印刷标签防伪,印刷标签防伪方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式,常见于各种瓶装、袋装食品、香烟等;但印刷标签防伪一旦粘贴于产品,即成为一种静态的标识,容易被仿造,假冒产品通过粘贴同样的标签,即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对于消费者,通过标签进行识别难以确定产品真伪,即便厂家存在一个系统,用以对消费者查询情况逐一记录并确认,在静态标识模式下,消费者仍然无法确定被查询产品的真伪;对于造假者,当消费者无法识别产品真伪,实质就无法阻止假冒产品销售。
数码防伪:包括有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标签防伪;条形码基于传统工艺的防伪技术无法承载数字信息且易于造假,而二维码则无法动态写入信息、可被复制等,而M1技术作为RFID标签中的一种,借助NFC(无线近场通信)技术,通过M1-RFID-NFC模式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种IC卡的安全性过于依赖密钥,其安全性也受到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的动态信息防伪方法,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突破NFC的读写限制,通过更新设计方案,实施双向动态更新,同时加入区块链技术,使得IC标签克隆和数据库泄密无法实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NFC芯片的动态信息防伪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出厂初始化设置:与NFC区对接,将产品身份信息写入M1区,将经过Hash加密函数加密后的M1区数据写入数据库和区块链;将产品出厂信息写入M2区,完成之后,生成每个产品对应的证书,将证书摘要放在区块链上,证书就存储在区块链上;
步骤S2、读取经过Hash加密函数加密后的M1区数据并与数据库记录进行匹配;
步骤S3、如果步骤S2匹配成功,则读取M2及经过Hash加密函数加密后的M3区数据,并将经过Hash加密函数加密后的M3区数据与数据库记录进行匹配;
步骤S4、如果步骤S3匹配成功,查询区块链,进行核对,核对成功后,将经过Hash加密函数加密后的M3区数据写入数据库,同时将最新的查询留痕信息写入M3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4内,包括步骤S41、查询区块链,进行核对:调用NFC区提供的导出公钥接口,生成区块链地址,并与NFC地址比较,如果一致,则继续下一步,否则验证失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内,包括处于步骤S41之后的步骤S42、通过区块链地址在区块链中查找信息,并验证该信息是否与前面一致,如果一致,则通过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信息包括信息发送者账户随机数量、代表中心发证数量、发证中心区块链地址、每个证书对应芯片的区块链地址以及证书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区块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打针定位刷单的反作弊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游交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