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96486.9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衣惠君;张清怡;李蕾;张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6 | 分类号: | C08L75/06;C08L23/12;C08L55/02;C08L23/06;C08L51/06;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3/36;C08K13/04;C08K7/20;B33Y7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耗材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基础树脂、增强树脂、相容剂、无机填料和抗氧剂组成,所述基础树脂的含量为30-95重量份,所述增强树脂的含量为25-60重量份,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无机填料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其中,所述基础树脂的邵氏硬度为35D-70D,所述增强树脂的洛氏硬度为90R-130R且熔体流动速率为3-20 g/10min,所述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径为800-2000目;
所述增强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基础树脂为聚氨酯;
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聚烯烃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各自为1-20%,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中辛烯的含量为5-2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树脂的含量为35-90重量份,所述增强树脂的含量为30-55重量份,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2-8重量份,所述无机填料的含量为2-8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1-0.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树脂的邵氏硬度为55D-65D;所述增强树脂的洛氏硬度100R-120R;所述增强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10 g/10min;所述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径为1000-15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树脂为聚酯型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其中丙烯腈含量为20-40重量%,丁二烯含量为10-30重量%,苯乙烯含量为30-6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各自为3-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二氧化硅、钛白粉、玻璃微珠、滑石粉、硫酸钡、蒙脱土和硅微粉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二氧化硅、钛白粉和玻璃微珠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照重量比1∶1.5-2.5配比的混合物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照重量比1∶0.5-1.3配比的混合物。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3D打印软耗材组合物的各组分依次进行混合、造粒、冷却和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