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9319.3 | 申请日: | 201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尹若峰;张伯寅;赵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主体 镊柄 电凝止血 高频插头 碱性电池 铜制电极 一次性 电极 增压 双极 外科 导线连接 绝缘把套 镊子尖端 双极电凝 芯片连接 增压电路 止血电极 止血效果 止血 输出端 输入端 刀头 极点 结痂 镊尖 左端 匹配 电源 芯片 血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包括设备主体和镊柄,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开关,开关的输入端与设备主体内的增压芯片连接,增压芯片通过导线与设备主体内的碱性电池连接;开关的输出端与设备主体左侧上设置的铜制电极座通过导线连接;镊柄的右端设置有双极高频插头,双极高频插头与铜制电极座相匹配;镊柄上设置有绝缘把套,镊柄左端设置有镊尖。该止血电极利用高频双极电凝的原理,以碱性电池作为电源,通过增压电路使双极点状刀头或镊子尖端产生瞬时高温,从而血管结痂以达到精准、确切的止血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止血效果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的骨外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
背景技术
手术止血是决定外科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据统计,约有60%的外科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止血不充分有关。然而,对于患者情况危重而处置设备却相对简陋的科室,诸如急诊骨科及手外科等,应对急诊清创缝合、肿物切除以及气管切开等手术术中活动性出血则十分捉襟见肘,尤其是对于气切患者,确切的止血效果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目前,利用小型切开包内纱布对切口进行压迫止血是上述手术过程中应对术中出血的最为常用的止血措施。然而,由于压迫止血为被动止血方式,不仅相对耗时,而且易受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压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对于中、小血管来说,此种方式具有止血不确切、延长手术时间等缺点,这也是发生术后血肿及增加术后感染几率的潜在诱因。可见,发明一种可以用于紧急状况下的止血设备十分必要。分体双极电凝器是手术室(除V类外)中常用的止血设备,通过电极板将高频电流导入组织后,经放电热效应产生高温,使细胞水分气化,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止血,从而起到切开,凝固等作用,尤其在止血方面有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但是,由于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及移动不便等原因,使其无法被应用于急诊处置中。超声刀也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止血设备,利用高频超声震动同时完成切、凝等步骤。但由于其剪刀式刀头,基本不适宜在对皮肤及肌肉的中、小血管进行止血,而且也不利于表浅切口的术野显露及术区精细操作。鉴于此,需要一种便携有效的止血设备,但目前尚无此类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包括设备主体和镊柄,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入端与设备主体内的增压芯片连接,所述增压芯片通过导线与设备主体内的碱性电池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设备主体左侧上设置的铜制电极座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镊柄的右端设置有双极高频插头,所述双极高频插头与铜制电极座相匹配;所述镊柄上设置有绝缘把套,所述镊柄左端设置有镊尖。
较佳地,所述设备主体的左端套接有电极仓盖。
较佳地,所述镊柄的左端设置有点状刀头。
较佳地,所述点状刀头的长度为30mm,所述点状刀头的尖端的直径为0.5mm。
较佳地,所述镊尖的尖端直径为0.4mm。
较佳地,所述镊柄上设有刻度,该刻度最小为1mm,共计4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双极电凝取消了与患者接触的传导电极,从而使电凝设备可与患者彻底分离。第二,双极止血镊体时,电流只通过尖端之间的组织,电流仅为单极的20%左右,因此热扩散效应与对邻近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减少。第三,双极止血镊子和在血液、生理盐水等液体存在情况下发挥止血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备主体示意图;
图3为可换止血镊体示意图;
图4为电极仓盖示意图;
图5为一次性外科电凝止血电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头可调式切开刀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柔性射频消融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