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系统修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0206.7 | 申请日: | 2018-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基;张希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组件 带状柔性填料 生态系统修复 浮动组件 污泥层 罩体 容纳腔 光照 开口 微生物吸附 射出光线 罩体外周 伸入 水体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系统修复装置,包括: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设于水体;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动组件连接;罩体,所述罩体内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光纤组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开口以射出光线,所述罩体设于污泥层以对所述污泥层进行光照;带状柔性填料,所述带状柔性填料设于所述罩体外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态系统修复装置,通过光纤组件对污泥层进行光照,在罩体外住设置带状柔性填料,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能提高微生物吸附效果,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治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态系统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生活、工业污水排放逐渐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污水进行处理是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现有的水体生态系统修复装置,通常设备较大,使用不方便,价格昂贵,处理效果也较差,不能提高生态修复的速度,污泥中的微生物数量少,分解、氧化合成有机污染物的速率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系统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态系统修复装置包括: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设于水体;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动组件连接;罩体,所述罩体内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光纤组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开口以射出光线,所述罩体设于污泥层以对所述污泥层进行光照;带状柔性填料,所述带状柔性填料设于所述罩体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组件漂浮于所述水体上表面或水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子体,所述浮子体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子体包括塑料部。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光纤,所述光纤为长条形,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浮动组件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罩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态系统修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设于所述光纤一侧且所述微孔曝气管的一端朝向所述污泥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为若干个,所述微孔曝气管为若干个,所述微孔曝气管与所述光纤间隔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曝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且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为球形或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带状柔性填料包括纤维条和/或布条,所述带状柔性填料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的外周连接,所述带状柔性填料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态系统修复装置,通过采用浮动组件、光纤组件、罩体和带状柔性填料结合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浮动组件可以实现漂浮或者悬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通过光纤组件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罩体的位置的控制,还能够为污泥层提供光线;
(3)采用带状柔性填料可以提高吸附微生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微生物处理污泥的效率;
(4)罩体为球形,比表面积大,在罩体的外周可以设置更多的带状柔性填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生态系统修复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生态系统修复装置100;
浮动组件10;光纤组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