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粉尘鲜米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56589.2 | 申请日: | 2018-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芳;魏迪;刘海勇;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国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B02B7/00;B02B1/08;B07B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通道 碾米室 开口 糠箱 米箱 传送机构 出料口 低粉尘 风机室 集料口 进料口 鲜米机 风机 壳体 连通 粉尘污染 密封性好 排风通道 同步传送 外部环境 外侧壁 皮带 粉尘 穿过 室内 侧面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粉尘鲜米机,包括壳体、碾米室、传送机构、风机室、收集通道、集糠通道、集糠箱和集米箱,碾米室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传送机构位于碾米室的下方,收集通道的进料口设置在同步传送皮带一端的下方,收集通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A和开口B,开口A通过排风通道与风机室连通,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风机,集糠通道倾斜地固定在收集通道上,开口B与集糠通道的进料口连通,收集通道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集米箱,集糠箱的侧面上开有集料口,集糠通道的出料口穿过集料口且位于集糠箱内,且集糠通道的外侧壁与集糠箱相接触,本发明密封性好,避免了外部粉尘进入集米箱,也阻止了内部粉尘污染外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粉尘鲜米机。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素有“水稻种植大国”之称。并且我们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大米为主食,大米是将谷粒经过碾制脱壳、筛糠分选加工处理制成的。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碾米加工作业是将谷粒送至加工点集中脱壳,再进行风选去糠即制得大米。这种传统的碾米机器体积庞大、价格高、噪音大,所生产的大米中碎米数量较多,米质差,出米率低。并且现有的鲜米机,在工作的工程中,容易产生、飞出大量的粉尘污染周围环境,而且粉尘容易进入大米收集设备污染大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低粉尘鲜米机。
具体的,一种低粉尘鲜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碾米室、传送机构、风机室、收集通道、集糠通道、集糠箱和集米箱,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同步传送皮带和电机,所述的碾米室安装在壳体的上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安装在壳体上,电机的轴与主动滚轮固定连接,从动滚轮通过同步传送皮带与主动滚轮相连,所述同步传送皮带位于碾米室的下方,且水平设置,所述收集通道竖直设置,收集通道的进料口设置在同步传送皮带一端的下方,收集通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A和开口B,开口A的位置高于开口B的位置,开口A通过排风通道与风机室连通,且排风通道倾斜设置,排风通道中轴线与集糠通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集糠通道倾斜地固定在收集通道上,开口B与集糠通道的进料口连通,收集通道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具有开口的集米箱,所述集糠箱为具有空腔的透明材质壳体结构,集糠箱的侧面上开有集料口,集糠通道的出料口穿过集料口且位于集糠箱内,且集糠通道的外侧壁与集糠箱相接触,所述壳体的两侧开有方形孔A和方形孔B,用于安放或取出集糠箱和集米箱,壳体上还设置有门体A和门体B,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方形孔A和方形孔B,所述壳体上设有观察孔,用于观察集糠箱和集米箱是否被填满;
它还包括制冷装置、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集米箱内,并与处理器连接,用于测量及传递是实时温度值;控制面板固定在壳体的外表面,并与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入对比温度值,处理器控制安装在集米箱内的制冷装置。
所述开口A和开口B的长度与壳体的宽度相同。
所述收集通道和集糠通道的截面呈矩形,集糠通道进料口的截面面积大于出料口的截面面积。
所述的同步传送皮带的沿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壳体内壁相接触,收集通道右侧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上端面与碾米室底面接触连接。
所述的集米箱内壁设有纳米防菌塑料层。
所述的集糠箱的集料口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碾米室的大米掉落在同步传送皮带上,使大米与米壳分布分散,大米和米壳的进入收集通道时,在风机的作用下,使米壳进入集糠通道,最后落入集糠箱,在整个的过程在中,不仅高效的去除米壳,而且装置密封性好,有效的阻止了外部粉尘进入集米箱和内部粉尘污染外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国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国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6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用试管夹
- 下一篇:一种即食玉米粉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