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汀步与溢流堰耦合曝气的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55978.3 | 申请日: | 2018-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汗;麻林;杨家亮;卓志宇;燕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耦合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汀步与溢流堰耦合曝气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踩踏曝气单元、溢流曝气单元、防护单元以及生态景观单元。其中所述的踩踏曝气单元由汀步、单向阀、密封圈、自复位弹簧、基座、通气孔和腔壳组成;所述的溢流曝气单元由壳体、挡板、填料组成;所述的防护单元由悬索、吊杆、桥桩组成;所述的生态景观单元由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组成。通过行人踩踏汀步进行踩踏曝气,水体通过溢流堰泄流进行曝气,两种曝气方式结合可有效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通过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同化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本发明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水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汀步与溢流堰耦合曝气的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态意识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水污染治理的同时,人们也对水体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引水冲淤和机械除藻等,化学法主要是向污染水体中添加各种化学试剂,调节水体环境,但这些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主要包括曝气复氧、生物修复和水生植物净化等,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和可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利用。
目前,在许多园林和河道建设中,因汀步具有不分割水面,排列组合形成特殊的韵律感等特点,而被大量使用。中国专利申请201620318723.0提出了一种跨河汀步结构,通过将汀步石布置为曲线形式,引导水流中的漂浮物集中,保证河流的生态连通性;中国专利申请中国专利申请201620854283.0提出了一种汀步,可随水位变化、始终部分露出水面,防止汀步被水面浸没;201620031288.3提出了一种生态透水汀坝,可满足生态和景观双重功能;上述专利使得汀步的运用更加合理,但是也仅是着眼于汀步的渡水功能,未能提高这一设施的利用效率,更无法解决目前河道水体面临的黑臭和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汀步与溢流堰耦合曝气的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行人踩踏汀步和溢流装置进行曝气,可有效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并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吸附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污染物,进而减轻水体黑臭和富营养化问题。本发明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的优点,既满足渡水和亲水的功能需要,又美化了河道景观。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汀步与溢流堰耦合曝气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汀步、单向阀、密封圈、自复位弹簧、基座、通气孔和腔壳组成的踩踏曝气单元与由壳体、挡板、填料组成的溢流曝气单元依次交替连接,与由悬索、吊杆、桥桩组成的防护单元以及由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组成的生态景观单元耦合作用。其中:汀步镶嵌于基座内部,踩踏曝气单元的汀步和基座材质为大理石,汀步底部设有凹槽,用于固定密封圈,密封圈略超出汀步侧壁,材质为丁腈胶,腔壳采用沸石构筑;溢流曝气单元的壳体由透水多孔砖构筑而成,挡板位于水流上游一侧,材质为橡胶或防水透气膜,覆于透水多孔砖表面;防护单元的吊杆和桥桩采用混凝土进行一体构筑,间距相隔两个或两个以上汀步,悬索材质为麻绳;生态景观单元种植的浮叶植物为睡莲和风眼莲,挺水植物为芦苇和香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河海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5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生活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休闲食品生产废水集成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