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组合数据中心数据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49239.3 | 申请日: | 201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丰光;施青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27;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组合 数据中心 数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于数据中心自动组合数据中心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系由计算机以实现,所述方法包含:
收集位于所述数据中心的多个架构交换器(fabric switch)的每一个的机壳标识符;
使用所收集的机壳标识符确定所述多个架构交换器中的架构交换器对(pair),其中,确定所述架构交换器对包括识别共享相同的机壳标识符的第一架构交换器和第二架构交换器;
收集位于所述数据中心的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与多个驱动器之间的连结状态;
选择连接到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的两个架构交换器的多个驱动器中的至少一驱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器中的每一个通过第一端口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架构交换器,并且通过第二端口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架构交换器;
经由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的第一架构交换器连结所述至少一驱动器至所述数据中心的第一计算机系统,所述架构交换器对的所述第一架构交换器通过第一端口被连接到所述第一计算机系统;
经由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所述第二架构交换器连结所述至少一驱动器至所述数据中心的第二计算机系统,所述架构交换器对的所述第二架构交换器通过第二端口被连接到所述第二计算机系统;
接收来自用户的用户装置的请求;
组合数据中心的数据,基于该至少一驱动器、该架构交换器对、该第一计算机系统及该第二计算机系统的至少一个以支持该请求,架构交换器对互连连接,该互连连接将架构交换器对的第一架构交换器连接到架构交换器对的第二架构交换器;确定第一架构交换器、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架构交换器和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故障;当第一架构交换器或第一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时,至少基于架构交换器对中的第二架构交换器和第二计算机系统支持请求;并且当第二架构交换器或第二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时,至少基于第一架构交换器和第一计算机系统支持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器使用第一串行连接的SCSISAS接口或第一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CIe接口连接到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的第一架构交换器的第一端口,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器使用第二串行连接的SCSI SAS接口或第二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CIe接口连接到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的第二架构交换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具有相同的端口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其中所述机壳标识符由对应架构交换器的以太网络接口的至少一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置或通用唯一标识符(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所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使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中的每个架构交换器彼此交换通用唯一标识符或介质访问控制;并将所述架构交换器对互连连接,所述互连连接将所述架构交换器对的第一架构交换器连接到所述架构交换器对的第二架构交换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其中,架构交换器对的以太网网络接口支持该互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92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