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43844.X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深;许银梅;王伯杰;许名飞;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名飞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膜 纳米银 导电层图案 贴合 附着力 制备 金属纳米线 导电薄膜 贴合工艺 触摸屏 制作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剥离 黄光微影制程 透明导电薄膜 液晶显示模块 表面粗糙度 表面平整度 图像传感器 光学胶 有效地 镭雕 制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剥离法制作纳米银透明导电膜;2)采用黄光微影制程或镭雕制程在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膜上制作导电层图案,得到制作有导电层图案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3)采用全贴合工艺进行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贴合,将所述制作有导电层图案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与光学胶(OCA)贴合后,在与液晶显示模块贴合。实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金属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具有表面平整度高、附着力好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大及附着力差的问题;采用全贴合工艺以及剥离法制作透明导电膜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图像传感器(CCD)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摸屏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将感应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人机交互的一种装置。目前触摸屏通常采用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或ITO薄膜材料制作而成,其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4299723A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步骤包括:制备两份完全相同的金属纳米线悬浊液,在两份悬浊液中分别加入电性相反的电解质,使得两份悬浊液中的金属纳米线表面分别携带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后经旋涂法、喷涂法、刮涂法或浸渍-提拉法在基板表面交替沉积制备多层金属纳米线薄膜。中国专利文献CN101739160A公开一种用于触摸屏的ITO薄膜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蚀刻保护层,在ITO薄膜的正面设置蚀刻保护层;蚀刻处理,对ITO薄膜正面进行蚀刻;清洁处理,对蚀刻后的ITO薄膜进行清洗;剥离蚀刻保护层,将经过清洁处理的ITO薄膜的蚀刻保护层去除;设置正面保护层,在ITO薄膜的正面可视区域设置保护层;印制银线,在ITO薄膜的正面四周印制银线。由于经过蚀刻处理步骤后,ITO薄膜正面蚀刻保护层对ITO薄膜进行保护,可以在对ITO薄膜进行清洁处理时,提供较高的洁净度,同时可以避免ITO薄膜刮伤、氧化,从而可以提高触摸屏成品率。但现有的触摸屏制备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表面粗糙度大及附着力差,而ITO薄膜材料本身易碎易断,不易实现弯曲折叠,制得的触摸屏厚度较大,体验感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薄膜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导电薄膜触摸屏具有表面平整度高、附着力好,有效降低薄膜厚度。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导电薄膜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剥离法制作纳米银透明导电膜;
2)采用黄光微影制程或镭雕制程在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膜上制作导电层图案,得到制作有导电层图案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
3)采用全贴合工艺进行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贴合,将所述制作有导电层图案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与光学胶(OCA)贴合后,在与液晶显示模块贴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在平整的硬质平面基板上均匀涂敷纳米银溶液,烘烤后形成纳米银层;
1.2)在所述纳米银层上印刷透明的柔性基底层;
1.3)固化后再从所述硬质平面基板上剥离下来形成所需的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述步骤2)中采用黄光微影制程制作导电层图案具体包括:
2.11)将光罩上的图案先转移至感光材料上,利用光线透过光罩照射在感光材料上;
2.12)通过显影溶剂浸泡将感光材料上未受光和未受显影液作用的卤素银溶解掉,只保留已还原的银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名飞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名飞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3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装置
- 下一篇:数字化仪及包括数字化仪的柔性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