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在电瓶电量不足时能够自主充电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37142.0 | 申请日: | 2018-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贾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主观评价 怠速 噪声 电瓶电量 电动车 充电 心理声学参数 车内噪声 方式采用 回放声音 客观评价 模拟实车 目标分解 实车状态 有效解决 噪声信号 主客观 不一致 年龄段 声品质 声压级 研发 样本 参考 主观 开发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在电瓶电量不足时能够自主充电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心理声学参数作为电动汽车怠速噪声的客观评价参数,解决了声压级不能从根本上表征噪声信号的问题。本发明中对电动汽车怠速噪声的主观评价人员采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驾龄、不同专业程度的人员,有效解决了主观评价人员不能表征市场消费者的问题。本发明中对电动汽车怠速噪声的主观评价方式采用实车状态下主观打分,解决了以往以回放声音样本的方式打分时不能完全模拟实车环境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车内噪声主客观评价不一致的情况,为电动汽车开发中的NVH目标分解与制定提供参考,为电动汽车的声品质提升提供评价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在电瓶电量不足时能够自主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一方面使得我们成为全球石油进口大国,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地区PM2.5污染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减少PM2.5污染源的来源。从另一方面考虑,我国在西部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电力输送相对容易,也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
目前电动车技术已日渐成熟,各大整车厂在实现电动车功能的同时也在注重电动车性能的提升,电动车发展已逐渐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各项技术已应用到新能源车领域,包括远程控制、中控控制、一键启动、甚至包括无人驾驶技术,这也就使得电动车上ECU模块应用的数量逐渐增多,虽然现在大部分ECU实现了休眠唤醒功能,但电动车在静置时依然会有电量的损耗,随着ECU数量的增多,损耗会越加严重,导致电动车放置一段时间就容易导致电瓶馈电。
目前电动车低压电源管理通用的做法就是只有车放置一段时间不用,就可能会导致电瓶馈电。在通过钥匙启动高压之后才会给小电瓶充电,如果电动车处于放置状态,电瓶电量就会一直损耗,最后在使用时才发现电瓶馈电,给用户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在电瓶电量不足时能够自主充电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电动车在电瓶电量不足时能够自主充电的方法,包括整车控制器,包括如下方法步骤:整车控制器有两路硬线唤醒,两路唤醒模式呈现或的关系;其中一路的唤醒电路是正常上下电的唤醒电路,根据钥匙提供的供电电路唤醒,另一路唤醒电路是在小电瓶电压低于11V即可调节时,整车控制器唤醒工作;具体原理步骤如下:
第1步,R1、R2形成分压电路,负责实时采集BATTERY电压,此电压V1连接至U3的IN-,U1为TL431,其REF引脚和正极连接在一起,通过100KΩ电阻R4连接到BATTERY,此时REF引脚电压为2.5V,精度可达0.5%,且与BATTERY的电压无关;REF提供一个稳定的2.5V参考电压,此电压连接至U3的IN+;正常情况下,BATTERY电压大于11V,其分压V1大于2.5V,导致U3的IN-的电压大于IN+的电压,U3输出低电平,当BATTERY电压小于11V时,其分压V1小于2.5V,导致U3的IN-的电压小于IN+的电压,U3输出高电平,此高电平连接至VCU的唤醒信号引脚,唤醒VCU工作;此过程中,R2的一端连接BATTERY正极,另一端连接R1,R1的另一端接地,其分压V1连接至比较器U3第3引脚IN-,R4的一端连接BATTERY正极,另一端连接U1的负极,U1的REF引脚和U1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最终连接至比较器U3的第1引脚IN+,U1的正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综合管控系统用电动汽车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