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5751.4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刚;赵锟;朱晓丽;高必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38;B23K26/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镭雕 通孔 工件外壳 去除 光纤激光器 碳纤维外壳 碳纤维 喷漆 漆层 表面漆层 打孔 毛刺 方法和设备 表面效果 加工效率 外壳表面 裂开 加工 保证 | ||
1.一种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用CO2激光器去除工件外壳待打孔处的表面漆层;
S2,用光纤激光器对工件外壳去除漆层后的碳纤维进行镭雕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将工件外壳放在CO2激光器正下方,调整CO2激光器焦点;
S1.2,在CO2激光器的校正软件中,根据图档的大小,选择校正区域的大小,分别设置网格线的X/Y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间距,用影像测量设备测出每个网格交叉点的坐标值并填入校正表格,将每个交点的理论值坐标与实际值坐标相减得到差值Δx、Δy 并输到表格中,得到的表格为校正文件,通过校正文件对CO2激光器进行校正;
S1.3,调整工件外壳的位置,使红光指示器的红光对准工件外壳待打孔的位置;
S1.4,在CO2激光器的打标软件中,按照所需打孔的孔径大小和相邻两孔之间的孔距,制作镭雕图档,根据工件外壳表面漆层的厚度以及镭雕效果,设定CO2激光器的功率、频率和速度,激光去除工件外壳待打孔处的表面漆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还包括:在打孔区域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标刻至少一个方框作为mark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去除漆层后的工件外壳放在光纤激光器下方,调整光纤激光器焦点;
S2.2,在光纤激光器的校正软件中,根据图档的大小,选择校正区域的大小,分别设置网格线的X/Y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间距,用影像测量设备测出每个网格交叉点的坐标值,将相关的坐标数据填入校正表格,将每个交点的理论值坐标与实际值坐标相减得到差值Δx、Δy 并输到表格中,得到的表格为校正文件,通过校正文件对光纤激光器进行校正;
S2.3,光纤激光器配有同轴CCD相机,采用九点定位法校正激光系统和CCD系统,CCD相机自动捕捉步骤S1.4中标刻的mark点,并计算其坐标值,激光系统结合CCD相机给的坐标值将打标的孔图形移到工件外壳去除漆层后的孔的中心;
S2.4,根据工件外壳碳纤维板的厚度以及镭雕效果,设置光纤激光器的速度、功率、频率和脉宽,对碳纤维进行镭雕通孔,完成之后取下工件即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光纤激光器标刻的孔小于步骤S1.4中CO2激光器标刻的孔。
6.一种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O2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以及安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电移平台,所述CO2激光器安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光纤激光器安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所述CO2激光器具有第一聚焦透镜,所述光纤激光器具有第二聚焦透镜,所述CO2激光器和所述光纤激光器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和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位于同一侧,所述电移平台位于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和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移平台包括呈十字形的X移动轴和Y移动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二聚焦透镜的一侧设置有45度的全反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激光器配有同轴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全反镜上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喷漆碳纤维外壳进行镭雕通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激光器还具有可向工件发出红光的红光指示器,所述红光指示器安设于所述CO2激光器上靠近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57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拉丝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民用激光打标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