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流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4848.3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叶万龙;戴礼强;张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11/00;F01P11/14;F04D27/0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流保护 低速模式 装置及系统 电机 控制电机 保险丝 熔断 过流保护装置 高速模式 缓冲作用 启动瞬间 启动时 指令 安全 | ||
1.一种过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电机需要高速工作的指令;
控制电机低速工作时间t;
控制电机高速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发动机的温度,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T1时,进入所述接收电机需要高速工作的指令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步骤:
接收电机需要低速工作的指令;
控制电机低速工作;
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T2时,进入所述接收电机需要低速工作的指令的步骤,其中T1>T2。
4.一种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300)和控制模块(500),所述接收模块(300)用于接收电机需要高速工作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500),所述控制模块(500)用于根据电机需要高速工作的指令控制电机先低速工作时间t,然后控制电机高速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装置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100),所述温度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发动机的温度,并在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T1时向所述接收模块(300)发送接收电机需要高速工作的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100)还用于在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T2时向所述接收模块(300)发送接收电机需要低速工作的指令,所述接收模块(300)还用于接收电机需要低速工作的指令,所述控制模块(500)还用于电机需要低速工作的指令控制电机低速工作,其中,T1>T2。
7.一种过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91)、低速继电器(92)、高速继电器(93)、保险丝(95)和电子控制单元(97),所述低速继电器(92)的开关端(K1)和所述高速继电器(93)的开关端(K2)并联后与所述电机(91)和所述保险丝(95)串联,所述低速继电器(92)的线圈端和所述高速继电器(93)的线圈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的第一接口(972)和第二接口(974);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用于根据电机需要高速工作、低速工作和不工作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接口(972)和所述第二接口(974)的电平高低,进而控制所述低速继电器(92)的所述开关端(K1)和所述高速继电器(93)的所述开关端(K2)断开或闭合,以控制所述电机(91)高速工作、低速工作或不工作,其中,当指令为电机需要高速工作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接口(972)和所述第二接口(974)的电平高低,控制所述电机(91)先低速工作一定时间t,然后进入高速工作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继电器(92)和所述高速继电器(93)串联于所述电机(91)和所述保险丝(95)之间,且所述电机(91)的一端连接于高电平,所述保险丝(95)的一端连接于低电平,所述低速继电器(92)的线圈端、所述高速继电器(93)的线圈端连接高电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99),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9)连接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用于测量发动机的温度,并发送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所述电子控制单元(97)用于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判断所述电机(91)需要高速工作、低速工作还是不工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T1时,判定为所述电机(91)需要高速工作;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T2时,判定为所述电机(91)需要低速工作,其中T1>T2,当发动机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判定为所述电机(91)不需要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48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