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减震制冷工作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2018.7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来发;吴友坤;徐琤琤;崔明胜;史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118;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34143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箱 内箱体 减震 伸缩杆 外箱体 冰水 制冷 浮动 电机振动 冷却效果 上下移动 吹风机 缓冲层 可流动 箱体件 调控 夹层 弹簧 两层 冷却 升降 冷空气 打印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减震制冷工作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套装在外箱体中,将工作箱分为两层箱体,箱体件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作用在于稳定内箱体,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的浮动可以调控,弹簧的作用正好就是调控这种上下的浮动;此外,箱体间的夹层中装有可流动冰水,形成缓冲层,阻止振动的在箱体间的传递,最大限度降低电机振动对打印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冰水上方冷却的冷空气经吹风机吹到升降台上,这部分空气相对一般的空气温度低,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锻模具的三维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减震制冷工作箱。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系列工艺的统称。其原理简要概述即是通 过层层叠加,逐层将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文件转变为三维实物。目前主要的增 材制造工艺包括:3DP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立体光刻(SLA)、熔融沉积成型(FDM)等。FDM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原理是将热敏材料熔融 成液态,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挤出喷头将其沉积在设计好的一层截面路径上,经快速冷却迅速成型。当一层截面成型完成后,喷头沿Z轴移动事先设置好的相应层厚到下一层截面位置再打印下一截面,经层层沉积直至整个3D实体成型。
当挤出设备根据打印需要挤出打印材料后,需要对打印材料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尽快固定形状,满足打印的需求。现有的3D打印机一般采用制冷风扇,其冷却效果较好,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然而制冷风扇的转动容易造成挤出喷头震动,导致打印模型表面产生波纹,从而影响打印精度的问题,同时风扇送风范围过大也会造成挤出喷头降温导致材料挤出不均匀的问题,这都会对最终的打印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主要解决工作箱在快速制冷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减小振动对打印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冷的冷却系统,同时水层形成缓冲层,减小电机振动传递至工作台形成不利打印效果的波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3D打印机减震制冷工作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套装在外箱体中,所述内箱体通过底面安装的四个收缩杆与外箱体连接,所述伸缩杆均匀的安装在内箱体底面四个拐角处,所述伸缩杆套装有一层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内箱体底面外侧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外箱体底面内侧连接,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夹层形成容腔;
所述内箱体的上侧面为箱口,所述箱口处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下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升降台的中央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安放在内箱体的底面,所述内箱体的箱口处对称设置有两个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均对准升降台的中央;
所述外箱体的底面外侧设置有滑轨,所述容腔在外箱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外箱体侧面的底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外箱体侧面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方格网,所述吹风机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容腔的上端口。
优选的,所述内箱体的内侧壁呈若干个凸棱,所述升降台的边缘呈若干个棱槽,所述凸棱均卡合在对应的棱槽中,所述凸棱与棱槽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工作箱分为两层箱体,箱体件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作用在于稳定内箱体,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的浮动可以调控,弹簧的作用正好就是调控这种上下的浮动;此外,箱体间的夹层中装有可流动冰水,形成缓冲层,阻止振动的在箱体间的传递,最大限度降低电机振动对打印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冰水上方冷却的冷空气经吹风机吹到升降台上,这部分空气相对一般的空气温度低,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伸缩杆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熔积型3D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