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16941.X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幼华;侯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园众欣纳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00 | 分类号: | C09J1/00;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磷酸盐胶粘剂 耐高温 固化 氧化石墨烯 胶粘剂 固化剂 制备 耐高温防腐涂料 氧化石墨烯溶液 组分质量百分比 耐火材料 胶粘剂固化 磷酸二氢铝 磷酸溶液 氢氧化铝 复合材料 钨酸钠 氧化锆 改性 可用 粘接 还原 涂料 陶瓷 玻璃 金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型耐高温防腐涂料由改性的磷酸二氢铝和固化剂制成,具体地由以下组分及组分质量百分比原料制成:磷酸溶液10‑50%;氢氧化铝0.5‑15%;钨酸钠0.5‑10%;氧化锆0.3‑15%;氧化石墨烯溶液0.1‑8.0%;固化剂10‑80%。本发明中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在室温(大于20℃)下30‑40h固化或在120℃下4h固化,固化后长期在高温1300℃下(短期在温度1800℃下)胶粘剂的剪切强度不会发生改变,由于添加了氧化石墨烯,胶粘剂固化后当使用温度大于400℃时,氧化石墨烯会被还原为石墨烯。石墨烯的存在可以提高胶粘剂在高温下的剪切强度,并可以缩短固化时间。本发明可用于粘接金属、陶瓷、玻璃等,也可以用作复合材料、耐火材料、涂料的基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黏剂是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耐高温胶粘剂可以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两类。
无机胶粘剂具备无机材料的突出优点,即耐高温性能优异,可在一个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耐久性好、固化收缩率小,对环境无污染,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相较于有机耐高湿胶粘剂,无机耐高温胶粘剂更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应用。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脆性大,耐溶剂性差,耐冲击性差,粘接强度不够高,难以达到工程上的要求,并且耐老化不够理想,这些都制约了无机胶粘剂的广泛使用。
目前,耐高温1000℃以上的胶粘剂主要有磷酸-氧化铜胶粘剂体系、硅酸盐胶粘剂体系和磷酸盐胶粘剂体系,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前两类胶粘剂。磷酸-氧化铜胶粘剂体系室温下很难固化,通常需要加热才能固化;硅酸盐胶粘剂尽管可以室温固化,但在高温1000℃以上条件下力学性能较低,剪切强度低,因此,耐热性能和耐水性能差,而且粘稠度大,不易搅拌及操作,无法满足粘接部件的对力学性能的要求。且现有制备方法的工艺复杂,不易于操作。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二维蜂巢六角结构,并且各个碳原子均为SP2杂化,碳原子之间连接柔韧性好,当受到外力时,碳原子面变形弯曲,但碳原子的位置不会发生重新排列,这就保持了其结构的稳定性。正是由于石墨烯的这种晶格使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等性能。石墨烯是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很大,其加入胶粘剂中层层叠加可以增加得固化后的致密性,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但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在水或溶剂中分散时极易团聚。而氧化石墨烯是在石墨烯片层上引入了羟基、环氧基等官能团,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极性,能很好的分散于水中。并且氧化石墨烯在大于400℃的温度下,可以被脱氧还原为石墨烯。除此之外,作为纳米材料的氧化石墨烯也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可以吸收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水分,从而促进固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有利于较快固化速度,降低固化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加入氧化石墨烯,既能利用其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又能利用其吸水性,加快固化速度。并且根据氧化石墨烯高温下被还原的性质,又可在高温下得到石墨烯均匀分散的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石墨烯在绝氧条件下可以耐热2500℃以上,石墨烯的存在可以使本发明的胶粘剂固化后更加致密,高温下的粘结强度提高,耐热温度有所提高,达到1300℃。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型耐高温磷酸盐胶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园众欣纳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燕园众欣纳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6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