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活性焦双循环联合臭氧氧化脱硫脱硝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11238.X | 申请日: | 2018-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元;张梦泽;张立强;王涛;朱晓;程星星;赵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56;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段 活性焦 惯性分离器 烟气进口管 除尘器 流化床反应器 反应器进口 烟气出口管 臭氧氧化 给料组件 脱硫脱硝 环形槽 双循环 臭氧发生装置 臭氧混合 给料装置 内构件 管壁 管体 排出 喷入 烟气 臭氧 联合 出口 | ||
1.一种臭氧氧化联合脱硫脱硝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流化床反应器、臭氧发生装置、活性焦给料装置、惯性分离器、除尘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竖立设置,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设有内构件将流化床反应器分为上吸附段和下吸附段,所述下吸附段底部设有反应器烟气进口管,所述上吸附段上部设有反应器烟气出口管,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向反应器烟气进口管内喷入臭氧,所述活性焦给料装置为上吸附段提供粉末活性焦;烟气在反应器烟气进口管与臭氧混合后依次进入流化床反应器的下吸附段和上吸附段,再从反应器烟气出口管排出后依次进入惯性分离器、除尘器,所述惯性分离器和除尘器底部设有循环焦给料组件,循环焦给料组件将惯性分离器和除尘器分离后的循环焦,一部分输送至上吸附段,另一部分输送至下吸附段;
所述内构件为能够允许下吸附段的烟气进入上吸附段,同时防止上吸附段内的活性焦进入下吸附段的部件,例如逆止阀等部件;
所述反应器进口管的直径小于下吸附段的管体直径,所述反应器进口管与下吸附段管壁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底部设有乏焦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性焦给料装置在上吸附段内的给料出口设置在上吸附段的中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或,惯性分离器分离出的循环焦输送至上吸附段,除尘器分离出的循环焦输送至下吸附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吸附段底部管壁为从上至下为缩径结构;
或,环形槽设有集料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乏焦出口设有闸板阀,乏焦出口设有锁气给料机。
6.一种臭氧氧化联合脱硫脱硝的方法,其特征是,提供臭氧发生装置、活性焦给料装置、惯性分离器、除尘器和竖直设立的流化床反应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吸附段和上吸附段,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设有防止上吸附段内粉末活性焦进入下吸附段的内构件,所述下吸附段底部设有反应器烟气进口管,所述上吸附段上部设有反应器烟气出口管,所述反应器进口管的直径小于下吸附段的管体直径,所述反应器进口管与下吸附段管壁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底部设有乏焦出口;
臭氧发生装置向反应器进口管内烟气喷入臭氧与烟气混合后进入下吸附段;
在下吸附段内,来自惯性分离器和除尘器的循环焦先将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进行预吸附后达到预脱硫脱硝的目的,然后在循环焦的催化作用下,臭氧将剩余部分的一氧化氮为二氧化氮,促进循环焦对氮氧化物的吸附;同时,烟气携带循环焦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吸附硫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乏焦被吹至下吸附段的管壁上,然后顺着下吸附段的管壁落入至环形槽内,从而对下吸附段内的乏焦进行排放;
在上吸附段内,粉末活性焦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一步吸附脱除,并对烟气中携带的多余臭氧催化分解,然后吸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后的粉末活性焦随烟气依次进入惯性分离器和除尘器进行分离形成循环焦,循环焦分别添加至上吸附段和下吸附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活性焦给料装置向上吸附段的中下部输送粉末活性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或,惯性分离器分离出的循环焦输送至上吸附段,除尘器分离出的循环焦输送至下吸附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惯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不高于90%;
或,烟气中氮氧化物与臭氧的摩尔比为1:1~1.1;
或,每1m3的烟气中喷洒的粉状活性焦的质量为50~500g;
或,输送至上吸附段的循环焦为总循环焦质量的20~30%,输送至下吸附段的循环焦为总循环焦质量的70~80%。
10.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方法在燃煤发电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2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