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06963.8 | 申请日: | 2018-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显吉;佟为明;林景波;李中伟;李凤阁;刘勇;佟春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11139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峰度 电能质量扰动 扰动信号 频段 改进 窗宽调节 电力系统 分段处理 分析对象 分析区域 频域检测 扰动测量 时域检测 特征区域 原理分析 综合考虑 扰动 检测 综合分析 窗宽 分段 复合 分析 | ||
1.一种基于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电力系统的扰动信号类型,将电能质量扰动按频率分为低频扰动、中频扰动和高频扰动三个频段;
步骤2、针对上述三个频段的扰动,以峰度为分析对象,选取不同频段扰动的峰度分析区域,形成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
步骤3、针对所述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窗宽调节因子g1、g2、g3;
步骤4、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并进行电能质量扰动检测;
其中,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分段S变换公式为:
其中,nmax为最大检测频率点,且nmax<N;N为采样点总数;T为采样周期,k(k=0,1,2…N-1)为时间采样点,n为要检测的频率点,为信号h[kT]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h[mT]为S变换的反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选取暂降开始时刻附近的区域;所述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选取谐波频率点附近的区域;所述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选取振荡频率附近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窗宽调节因子g1、g2、g3的确定方式为:
步骤301、确定分析对象,选取最能代表扰动信号特征的峰度作为分析对象;
步骤302、确定低频、中频、高频三个频段峰度的分析区域;
步骤303、建立窗宽调节因子、扰动信号、峰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最优的窗宽调节因子。
4.一种基于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分频模块,用于依据电力系统的扰动信号类型,将电能质量扰动按频率分为低频扰动、中频扰动和高频扰动三个频段;
峰度分析区域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上述三个频段的扰动,以峰度为分析对象,选取不同频段扰动的峰度分析区域,形成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
窗宽调节因子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所述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窗宽调节因子g1、g2、g3;
S变换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所述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分段S变换公式为:
其中,nmax为最大检测频率点,且nmax<N;N为采样点总数;T为采样周期,k(k=0,1,2…N-1)为时间采样点,n为要检测的频率点,为信号h[kT]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h[mT]为S变换的反变换;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模块,用于依据S变换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进行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确定扰动相关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扰动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系统中的扰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宽调节因子确定模块进一步包括:
峰度筛选子模块,用于依据分析对象,选取最能代表扰动信号特征的峰度作为分析对象;
关系运算子模块,用于建立窗宽调节因子、扰动信号、峰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7.一种基于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与该存储介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由所述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执行如下步骤:
依据电力系统的扰动信号类型,将电能质量扰动按频率分为低频扰动、中频扰动和高频扰动三个频段;
针对上述三个频段的扰动,以峰度为分析对象,选取不同频段扰动的峰度分析区域,形成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
针对所述低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中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高频扰动峰度分析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窗宽调节因子g1、g2、g3;
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并进行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所述分别计算低频扰动、中频扰动、高频扰动的S变换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分段S变换公式为:
其中,nmax为最大检测频率点,且nmax<N;N为采样点总数;T为采样周期,k(k=0,1,2…N-1)为时间采样点,n为要检测的频率点,为信号h[kT]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即为原频谱向左移动m个频率点,h[mT]为S变换的反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6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现场测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阀故障快速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