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机物流用自动对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67199.8 | 申请日: | 201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希;高明;郭章起;刘林艳;周栋;邬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源印刷包装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H05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伸缩杆 自动对齐 印刷机 静电消除器 电机 机械手 垂直对齐 水平对齐 控制器 校对板 物流 工作量 自动对齐装置 物流系统 物品放置 运输效果 传送带 对齐 板连接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物流用自动对齐系统,包括校对板、静电消除器、控制器、电机、机械手、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B、水平对齐板和垂直对齐板,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校对板、静电消除器、电机、电动伸缩杆A和电动伸缩杆B连接,所述电机与机械手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A连接水平对齐板,所述电动伸缩杆B与垂直对齐板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物品进行自动对齐,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运输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印刷机物流系统用自动对齐装置在对物品进行运输时,通常是直接将物品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再进行人工对齐,从而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范围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刷机物流用自动对齐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有的印刷机物流系统用自动对齐装置在对物品进行运输时,通常是直接将物品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再进行人工对齐,从而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范围低。
在印刷领域中,而承印纸张常因静电,纸张会相互粘合起来。如果将粘合的纸张直接放入印刷机中,在高速印刷过程中,轻者会造成多纸张无法进入印刷机,导致印刷机空跑,影响印刷效率;重者则会导致堵塞印刷机,损坏印刷机内部滚筒,影响印刷质量。因此在印刷过程中纸张进入印刷机之前,需消除承印纸张的静电,除静电常采用静置,耗时长且不能保证完全消除,导致印刷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物流用自动对齐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物流用自动对齐系统,包括校对板、静电消除器、控制器、电机、机械手、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B、水平对齐板和垂直对齐板,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校对板、静电消除器、电机、电动伸缩杆A和电动伸缩杆B连接,所述电机与机械手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A连接水平对齐板,所述电动伸缩杆B与垂直对齐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消除器采用离子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对齐板和垂直对齐板的工作面为光滑的圆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了对物品进行自动对齐,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运输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印刷机物流系统用自动对齐装置在对物品进行运输时,通常是直接将物品放置在传送带上,然后再进行人工对齐,从而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范围低的问题。
(2)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承印纸堆静电,同时采用机械设备对纸堆进行对齐,减少人工,提高对齐效率和对齐平整度,提升印刷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源印刷包装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汇源印刷包装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