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38699.9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K1/00 | 分类号: | H04K1/00;H04K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通信 识别系统 用户分机 总机 通信网 信号传递 飞机 测距 抗干扰能力 保密性 成员用户 电磁干扰 调控中心 可靠识别 实时数据 综合系统 减小 隐蔽 通信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飞机上的用户分机和设置在调控中心的中心总机,所述用户分机和中心总机通过通信网进行信号传递;每个飞机都是通信网中的成员用户,每个飞机上的用户分机通过通信网与中心总机进行信号传递。本发明是一种集通信、导航、识别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能够有效减小飞机负担,并且降低电磁干扰,经济性能好;能够获得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且信号隐蔽的信号,能够提供实时数据、精确测距、可靠识别等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对抗的发展,飞机对于无线通信网络要求较高,现有的飞机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抗干扰、信号隐蔽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随着机载电子设备日益增多,飞机负担不断增加,各项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也日益严重。
但是目前现有的系统并不能同时具有相对导航和识别本系统成员的功能,需要较多的设备进行组合,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增加了飞机的负担,并且需要在飞机上进行组装,经济性能差;并且现有的通信网络无法保证飞机无线通信网络的保密、抗干扰、信号隐蔽等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是一种集通信、导航、识别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能够有效减小飞机负担,并且降低电磁干扰,经济性能好;能够获得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且信号隐蔽的信号,能够提供实时数据、精确测距、可靠识别等服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功能航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飞机上的用户分机和设置在调控中心的中心总机,所述用户分机和中心总机通过通信网进行信号传递;每个飞机都是通信网中的成员用户,每个飞机上的用户分机通过通信网与中心总机进行信号传递;
所述识别方法包括步骤:
S100,所述通信网采用时分多址体制,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并将所述时隙分配给各成员用户;
S200,建立多个所述通信网,并将各通信网设置有独自的载频和编码;
通过这种通信网,能够使网与网间不会互相干扰,且使得系统能够容纳成千上万个用户,使用范围广;
S300,获取飞机的采集数据,将采集数据通过加密、纠错编码和扩频调制,形成传递信号;
S400,将所述传递信号通过相应的通信网和时隙进行传送;
S500,调控中心的信息识别装置接受到传递信号后,进行扩频解调、纠错解码和解密,获得飞机识别数据;
S600,由调控中心将处理后的待发送指令通过加密、纠错编码和扩频调制,获得指令信号;
S700,将指令信号通过相应的通信网和时隙发送至飞机。
进一步的是,为了使系统获得保密和抗干扰能力并使信号隐蔽,并且为了保证在提高接收端解码过程的效率和精度,所述步骤S300中,传递信号的形成过程包括步骤:
将所述采集数据分成数据组,每个数据组间留有空间;
在所述空间中插入秘钥和纠错编码,构成采集信号;
将所述采集信号通过扩频调制,形成传递信号。
进一步的是,所述纠错编码采用链接码,所述链接码为按照纠错规则所设置的冗余监督码,以配合扩频技术来增强抗干扰能力。链接码是一种多重编码,先编的码叫“外码”,后编的码叫“内码”。接收端先译内码,后译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转换器和光纤传输系统
- 下一篇:数据通信及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