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35790.5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婧;毕学良;任宏菲;许小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3/12 | 分类号: | G06N3/12;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局收敛 复杂网络 自适应 分类 差分进化算法 动态自适应 参数调整 历史信息 全局最优 选择操作 最优化 检测 邻域 社区 种群 进化 搜索 全局 探索 发现 | ||
1.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提高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的步骤,该步骤具体是:
(一)分类自适应差分类变异策略;
(二)动态自适应参数调整;
(三)基于历史信息的进行差分选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自适应差分类变异策略,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每一个目标个体Xi,t,如果其个体适应度值fi大于当前整个种群个体适应度值的平均数,则将其归类为优秀个体,在搜索空间的位置较为靠近全局最优解;因此,在Xi,t中好的基因被保留来强化个体周围的局部搜索,相应的变异向量Vi,t生成方式如下:
Vi,t=Fi,t.Xpbesti,t+Wi,t.(Xr2,t-Xr3,t) (1)
其中,Xpbesti,t代表个体Xi,t在前t代的历史最优解,用于增强个体探索能力;Xr2,t和Xr3,t是从种群中随机选择的两个不同个体,并且满足条件r2≠r3≠i;Fi,t和Wi,t是Xi的控制参数,其数值根据进化代数和Xi,t的个体适应度值动态调整;
对于每一个目标个体Xi,t,如果其个体适应度值fi小于当前整个种群个体适应度值的平均数,则将其归类为较差个体,在搜索空间的位置与全局最优解较远;因此,加强其在种群中与优秀个体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全局搜索,相应的变异向量Vi,t生成方式如下:
Vi,t=Wi,t.Xr1,t+Ki,t.(Xgbest,t-Xi,t) (2)
其中Xr1,t是从种群中随机选择的个体,并满足条件r1≠i;Xgbest,t表示当前迭代种群中的最优解,用于增强Xi,t的探索能力;Wi,t和Ki,t是Xi的控制参数,其数值根据进化代数和Xi,t的个体适应度值进行动态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自适应参数调整:三个控制参数W,K,F,分别为变异过程中的随机成分、社会成分和认知成分;此外,交叉操作中也有一个关键的控制参数CR,用于确定每个试验个体ui,t中从变异个体Vi,t中继承的百分比;调整过程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历史信息的进行差分选择操作的步骤,具体是:由种群中每个个体的历史最优解Xpbesti,t构成种群pbest_pop,并在初始化阶段生成,每个进化操作之后进行更新;对种群中每个个体Xi,t,如果其适应度值在某项进化操作过程中得到改善,那么新生成的个体将作为Xi,t的当前历史最优解,并保存到pbest_pop中;在每一代进化操作之后,pbest_pop中所有个体将替代种群pop中所有个体,并从pbest_pop中选择出当前最优解Xgbest,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还包括利用改进的基于邻域信息进行社区修正的步骤,具体是:若一节点满足社区修正条件,那么该节点将被重新置入所有其邻域节点所属社区中,且置入的概率与邻域社区的规模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提高全局收敛性能的复杂网络社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还包括基于分类差分进化算法的模块度优化算法,具体是:
S1:种群初始化;
S1.1设置网络参数,包括节点数n,邻接矩阵adj,社区修正阈值δ;设置DE算法参数,包括个体维度D,种群大小NP,种群迭代次数t和最大迭代次数tmax;
S1.2以社区标号的个体表示方式随机初始化种群pop;
S2:识别并记录最优解
S2.1识别并记录第t代种群pop中的最优个体Xgbest,t;
S2.2识别并记录第t代种群pop中每个个体Xi,t的历史最优解Xpbesti,t;由所有种群个体的Xpbesti,t构建初始种群pbest_pop;
S3:当种群迭代次数小于种群最大迭代次数时,种群迭代次数自加一,不满足条件则结束S3.1-S3.5的循环;
S3.1通过自适应分类差分变异策略构建变异种群mutation_pop;
当i的值为1到种群大小数值范围内,进行步骤a)到e)的循环,如果i的值不在1到种群大小数值范围内,则跳出步骤a)到e),结束循环;
a)从种群pop中随机选取3个不同的个体Xr1,t,Xr2,t,Xr3,t;
b)动态调整变异参数Fi,t、wi,t、Ki,t;
c)根据适应度值Q对Xi,t进行分类;
d)根据自适应分类差分变异策略生成变异个体Vi,t;
e)计算Vi,t的模块度值并与Xi,t个体作比较,将较优个体保存在pbest_pop中;
如果i大于NP,则跳步骤出a)到e)的循环;
S3.2基于邻域信息进行社区修正;
S3.3根据变异种群mutation_pop和种群pop构建交叉种群crossover_pop;
当i的值为1到种群大小数值范围内,进行步骤a)到d)的循环,如果i的值不在1到种群大小数值范围内,则跳出步骤a)到d),结束循环;
a)初始化交叉种群中第i个个体ui,t=xi,t;
b)动态调整交叉参数CRi,t;
c)通过从变异个体Vi,t继承社区信息来调整试验个体ui,t;
d)计算ui,t的模块度值并与pbest_pop中第i个个体进行比较,保留较优值至pbest_pop;
S3.4基于邻域信息进行社区修正;
S3.5通过替换pbest_pop中的所有个体更新pop;
S4:输出pop中的Xgbest,t作为最终的最优社区划分,否则返回第S3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57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