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15214.4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陈家庆;王春升;孟浩;尚超;潘泽昊;潘威丞;郑晓鹏;王海燕;平朝春;孙婧;王国栋;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 |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周治宇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套筒 高压电极 接地电极 接线端子 螺旋叶片 中心轴 静电聚结器 后端盖 前端盖 电场破乳 管状壳体 引出端口 管式 内腔中轴线 乳化液出口 螺旋电极 同轴嵌套 高压极 管状壳 接地极 乳化液 流道 体内 | ||
1.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该静电聚结器包括:
管状壳体,
同轴嵌套设置在所述管状壳体内的绝缘套筒,
与所述管状壳体的一端相连接的前端盖,
与所述管状壳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的后端盖,
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内腔中轴线上的中心轴,
与所述中心轴朝向所述前端盖的一端相连接的高压电极接线端子,
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筒内并与所述高压电极接线端子相连接的高压电极螺旋叶片,
与所述中心轴朝向所述后端盖的一端相连接的接地电极接线端子,和
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筒内并与所述接地电极接线端子相连接的接地电极螺旋叶片;
其中,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乳化液入口和高压极引出端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乳化液出口和接地极引出端口;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作为所述静电聚结器的正电极,所述接地电极螺旋叶片作为所述静电聚结器的负电极;所述绝缘套筒、中心轴、高压电极螺旋叶片和接地电极螺旋叶片共同组成螺旋电极流道,所述螺旋电极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乳化液入口和乳化液出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和接地电极螺旋叶片相邻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心轴和绝缘套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将所述中心轴和绝缘套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均匀分隔为若干个空间螺旋状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和接地电极螺旋叶片的数量、螺距和内外径,能够改善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调节相邻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和接地电极螺旋叶片之间的电场强度、电场频率及电压波形,能够确保处理不同理化特性的乳化液时均有最佳的破乳聚结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包括高压螺旋叶片头部、高压螺旋叶片中部和高压螺旋叶片尾部,所述接地电极螺旋叶片包括接地螺旋叶片头部、接地螺旋叶片中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尾部;所述高压螺旋叶片中部和接地螺旋叶片中部为标准螺旋线形状,螺旋角始终不变;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头部、接地螺旋叶片头部、高压螺旋叶片尾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尾部均呈抛物线性,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头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头部的起始线与所述中心轴平行、末端与所述高压螺旋叶片中部和接地螺旋叶片中部的螺旋角相同,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尾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尾部的起始线与所述高压螺旋叶片中部和接地螺旋叶片中部的螺旋角相同、末端与所述中心轴平行;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通过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头部与所述高压电极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接地电极螺旋叶片通过所述接地螺旋叶片头部与所述接地电极接线端子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头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头部的轴向长度比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尾部和接地螺旋叶片尾部的轴向长度更长,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尾部与所述接地螺旋叶片头部之间、所述高压螺旋叶片头部与所述接地螺旋叶片尾部之间留出轴向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螺旋叶片的表面采用绝缘涂层处理,所述接地电极螺旋叶片采用裸露电极形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大于4,电导率小于10-19sm-1,耐击穿电压值达到4万伏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用管式紧凑型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和中心轴采用高强度的电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管状壳体与所述绝缘套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2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