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12443.0 申请日: 2018-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8094323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黄树其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61K31/045;A61K49/00;A61K36/9062;A61P25/28;A61K31/7034;A61K31/09;A61K31/122;A61K31/7048;A61K35/618
代理公司: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地址: 20000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胆碱乙酰转移酶 血管性痴呆模型 大鼠 甲醇水溶液 甲醇摄入量 体积百分比 连续自然 认知障碍 生物测试 作用机制 出血管 调味剂 紊乱 病变 香蕉 饮用 表现 评估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让没有表现出血管性痴呆模型病变症状的大鼠禁水,将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4%的甲醇水溶液、或该甲醇水溶液还溶有能让大鼠产生喜好感的香蕉味调味剂,让大鼠连续自然饮用60天~240天,控制每天大鼠动物的甲醇摄入量为1mg/kg~2mg/kg,得到能够表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得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后进行评估痴呆型紊乱性等。本发明确定了ChAT在EPO改善VaD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病因。有研究表明痴呆的发生过程中除脑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外,脑内与学习记忆过程相关的神经递质及酶类〔如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等的代谢也发生异常。ChAT被认为是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内神经递质ACh的促进代谢生成酶,在记忆相关脑区的含量高低与学习记忆能力呈正相关。近年国外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在缺血缺氧状态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增多,并被证实是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保护性机制;EPO还可以改善VaD大鼠以及脑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但是具体机制并不清楚。

老年痴呆(AD)模型的最突出的病理变化是基底前脑胆碱能细胞的大量丧失和胆碱能神经功能下降。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研究主要着眼于模拟AD的认知缺损和前脑胆碱能系统广泛的功能损害。1976年Peter Davies发现痴呆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脑内的特殊胆碱能的缺失存在某种关联,他开启了现代神经化学之门,因此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Daviesand Maloney,1976)。人们早就观察到,老年痴呆患者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数量减少,皮层胆碱乙酰化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都降低。目前普遍认为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和功能不全在老年性痴呆形成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啮齿类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慢病毒致模。造模方法:选用老年仓鼠(hamster),应用慢病毒以微量稀释混悬液经立体定位仪接种于脑特定部位,如黑质、纹状体等,破坏胆碱能细胞。缺点:可恢复,不是永久的损伤。

一侧海马伞切断致老年痴呆动物模型。造模机制:海马伞切断造成胆碱能神经能通路的受损,产生类似于造成老年痴呆的胆碱能神经细胞的大量丧失、记忆障碍,胆碱能神经功能下降的效果。缺点:本实验模型虽然很常用,也有效模拟了其病理特点,但是和自然状态下的特征还是有区别的,对动物造成了一定的物理损伤,而且切断的部位很难把握,有可能造成其它部位的神经细胞也造成伤害,对实验者的技术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除了以上几种模型外,还有兴奋性氨基酸引起的老年痴呆模型、利用特定免疫毒素选择性地破坏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细胞,如192-IgG-Saporin。1989年Kudo等通过注射基底前脑与NGF相结合的白喉毒素来制造AD模型,通过NGF介导白喉毒素被带入胆碱能细胞,从而达到破坏胆碱能细胞的作用。

以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为特征的AD动物模型。有关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发生过磷酸化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催化蛋白磷酸化反应的蛋白激酶(GSK23,CDK5和MAPK等)与催化去磷酸化反应的磷酸酯酶(PP1,PP2A,PP2B等)的相对活性失衡,被认为是造成骨架蛋白磷酸化的主要原因(Chun Lai Nieet al.,2007)。因此,蛋白激酶激动剂和抑制剂都可以诱导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从而形成神经纤维纠结,进而诱发老年痴呆的形成。

冈田酸(Okadaic acid,OA)损伤模型。OA选择性地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A和2A的活性,并提高蛋白激酶PKC的活性,引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从而形成神经纤维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优点:该模型能够复制出AD的两大病理改变:tau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纤维纠结,和老年斑,因此具有明显的优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2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