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及隐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05417.5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50 | 分类号: | G06F21/50;G06F9/44;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应用程序 隐藏系统 配对 编辑模式 用户指令 控制指令 判断结果 配对模块 输入操作 选择模块 预设 隐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及隐藏方法,所述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配对模块,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选择模块,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配对完成后,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对应的编辑模式,所述编辑模式包括应用程序隐藏模式;隐藏模块,用于在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应用程序隐藏模式后,判断输入操作是否符合预设的隐藏控制指令,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应用程序进行隐藏或者关闭隐藏。本发明的隐藏系统通过两个设备的配对,可以快捷的对应用程序进行隐藏,从而不仅有效的保护了其隐私,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及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智能电子设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智能手机为例,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导致设备本身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手机中的联系人、短信、图库等信息很容易被窃取。
目前大部分人都会对移动终端本身进行加密,而且对设备的加密的也有很多方式:例如设置锁屏图案,或者设置锁屏密码,只有当输入的图案或密码与预设的图案或密码相同时,才会对移动终端解密。但这种仅仅对设备本身的加密方式仍然不能起到很好的隐私保护作用。如果密码或预设图案被其他人,即可对移动终端中的各种应用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
另外,现在也有一结加密软件,可以对相应的应用进行加密。例如,可以先在移动终端上下载一个加密软件,以在手机上建立一个私密空间应用;然后在加密软件上设置相关密码,最后可以将需要隐藏的应用添加到私密空间中。在使用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否则私密空间不会被打开。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下载安装私密空间软件,过程繁琐且占用内存空间;
2)需要启动隐藏的程序时,需要先输入正确的密码,然后再通过点击相关的应用才可以打开,流程复杂,效率较低;
3)私密空间内的应用使用特别不方便,因为应用在里面的短信等信息无法通知到外面,比如说,将支付宝或微信等设置到私密空间后,在美团上叫外卖,则无法连接到私密空间中的支付宝或微信。若想正常使用相关功能,还需要先将应用移除到私密空间之外,使用不灵活,性能较差。
另外,当需要把手机借给其他人使用时,通常希望能把重要或私密的文件或程序进行加密,以便最大化的保护隐私,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应用的正常功能下有效地对应用进行加密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及隐藏方法,以快捷的对应用程序进行隐藏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所述应用程序的隐藏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配对模块,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
选择模块,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配对完成后,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对应的编辑模式,所述编辑模式包括应用程序隐藏模式;
隐藏模块,用于在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应用程序隐藏模式后,判断输入操作是否符合预设的隐藏控制指令,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应用程序进行隐藏或者关闭隐藏。
所述隐藏模块包括: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预设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生成隐藏控制指令;执行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符合隐藏控制指令时,将应用程序进行隐藏。
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预设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操作生成隐藏关闭指令;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符合隐藏关闭指令时,关闭应用程序的隐藏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5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